探寻绿色转型之路——长理学子深入园区学习产业环保实践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7 11:58:33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医药工程学院湿地使者协会组建的“绿涂减排攻坚队”奔赴铜官窑工业园及周边开展2025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绿色发展”为脉络,走访金驰能源、新宇高分子、吴赣药业、华纳大药厂、湘江关西涂料五家企业,深入了解产业协作、转型与创新情况,将青春实践与环保事业紧密结合。

产业协同:新能源材料的绿色生产链

团队首站探访金驰能源。在新能源材料生产区,企业依托央企构建的上下游协作网络,让学子们直观看到产业协同如何驱动绿色转型。技术人员介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中,从石墨提纯到成品加工,各环节企业高效配合,既降本又减排。”成员孙婉英道:“实地看到课本中的‘产业生态’概念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很有收获。”此次探访活动为团队后续实践确立了产业协同发展的观察重点。

化工转型: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生产的跨越

接着,团队走进新宇高分子车间。区别于传统化工印象,这里安全标识与环保设备并行,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十年前我们还在为排污指标发愁,现在通过设备迭代和工艺优化,实现了绿色生产。”车间主任指着智能反应釜介绍。学子们观察到,企业名称从“新宇化工”到“新宇高分子”的更迭,背后是从粗放生产到材料研发的转型。“专业知识不是纸上谈兵,是帮企业突破转型瓶颈的工具。”团队成员的讨论,串联起技术迭代支撑绿色转型的认知。

医药制造:技术创新驱动绿色生产

随后,团队聚焦医药产业,先后走访吴赣药业与华纳大药厂。

在吴赣药业中控室,大幅数据看板上,生产流程与环保参数实时跳动。“这套系统能精准管控‘三废’排放,比如反应釜温度波动0.5℃,废水处理模块都会自动响应。”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曲线说明。学子们上前仔细查看数据,了解到“模块化合成+连续流反应”工艺使原料利用率超90%、废水减排40%。

在华纳大药厂车间,同学们参观了闭环水处理系统——浑浊的制药废水进入,经沉淀、生化处理,流出的清水可回用于设备冷却。“原料选环保级、设备用低能耗款,成品药出厂前还要过‘绿色安全关’。”工作人员边走边说。学子们还留意到,为了避免生产线上原料浪费,工人们精准把控投料量,这也展现了医药企业对环保生产的重视。

环保涂料: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实践

团队还走访了湘江关西涂料企业。在企业展厅,同学们了解到企业与汽车厂商合作研发的环保涂料产品。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说:“我们需要既懂涂料配方,又熟悉低碳标准的人才。”团队成员更加明确专业知识在产业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原来我们的知识,能成为涂料转型的‘催化剂’”。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深入学习了新能源、化工、医药和涂料等领域的绿色转型实践。通过实地探访,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际相结合,深化了对绿色发展的理解。团队成员表示,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以专业知识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谭雨晴 习欣 伊丽嘎)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