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5 10:27:48
新湖南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 郭嘉雯)7月14日,由醴陵市教育局委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 醴陵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能力提升研修班”在教育科学学院101报告厅正式开班。醴陵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容中逵出席活动,典礼由教育科学学院成教办主任徐新年主持。
容中逵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在地性”与“生长性”的统一,农村教育并非城市模式的简化版,而是依托乡土文化基因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醴陵的渌江书院文脉、釉下五彩瓷技艺、稻作农耕智慧,不应是教育的“点缀”,而应成为课程的“血肉”。校本研修的核心在于引导教师建立“乡土资源-课程转化-文化传承”的思维链条,让教育从“外来输入”转向“本土创生”。他强调,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引领者,需具备“乡土教育自觉”,不将资源匮乏视为局限,而将乡土特质视为优势,践行“问题即课题”的研究路径,从本土实际出发推动教育创新。
醴陵市浦口镇中心校江园校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承诺将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在课堂专注聆听、研讨中积极交流,与全体学员携手深耕实践难题,推动研修成果转化,为醴陵农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徐峰在发言中强调,校长岗位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最佳平台,无论学校规模、城乡差异、办学条件如何,校长作为精神领袖都能践行理想、彰显价值。治校能力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必备要素,而能力提升是达成理想教育的唯一路径,满足于既有经验终将落后,持续学习是校长的永恒课题,这正是本次研修的核心意义。他鼓励学员将所学大胆实践,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举措,同时特别强调纪律,要求严格遵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擅自离训、不参与违规活动,专注学习、按时完成任务,杜绝敷衍,确保研修实效。
本次研修紧扣校本研修“一校一案”行动实践主题,以提升醴陵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的校本研修能力为核心,助力推动校本研修落地见效。研修采用“专题授课+实地考察+成果论坛”的多元形式,既通过专家引领深化对校本研修的理论认知,又依托优质学校考察直观感受实践成效,最终以成果论坛促进研修所得向“一校一案”具体方案转化,形成 “学思用贯通”的完整闭环。
作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优势的具体实践,本次研修依托学院乡村教育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资源,旨在助力醴陵农村校长提升校本研修引领能力,推动乡土教育从“利用资源”向“建构课程”“培育情怀”进阶,为县域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