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3 20:06:09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北方的小伙伴喝的水可能是从千里之外的长江‘跑’过去的哦!”近日,在耒阳市夏塘镇长冲学校的教室里,长沙理工大学“大禹之子”青年志愿者协会“水润知行”实践团负责人李诗然的一个提问,点燃了孩子们对“水世界”的好奇。
这个暑假,实践团成员们纷纷化身小讲师,带着原创的《自来水的前世今生》《南水北调》等科普课程以及洞庭湖数字孪生监测系统演示,为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融合知识、互动与情怀的“生命之源”探秘之旅。
“大家看,这瓶浑浊的水变清了吗?”《自来水的前世今生》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黄睿轩举起自制过滤装置。随着棕黄色的泥水缓缓流经层层铺设的石英砂、活性炭与磁砂,浑浊的水变得清澈透亮。“哇!像魔法一样!”惊叹声充满了教室。黄睿轩顺势以“给脏水洗澡”的趣味比喻,将复杂的吸附净化原理转化为孩子们身边可感的生活常识。
“老师,为什么要从南方调水呢?”面对李缘同学的追问,李诗然借助醒目的降水量分布图,清晰勾勒出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现实图景。她讲述了南水北调这一“人间天河”背后,建设者们的智慧攻坚与库区移民的深沉奉献。宏大的国家工程,在孩子们面前具象化为可感可敬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他们凝神静听,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敬意。
洞庭湖专题课上,黄睿轩用一个堆满杂物的塑料盒,直观模拟围垦淤积对湖泊调蓄能力的蚕食。随后,他又重点介绍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数字孪生监测系统。“原来科学家是这样保护洞庭湖的!”这双科技的“智慧之眼”,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守护母亲湖的坚实力量。
“从一滴水的净化旅程,到千里调水的国家行动,再到数字科技守护大湖安澜,水资源管理蕴含着无穷智慧。”实践团负责人李诗然说,“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节水、爱水、护水的种子扎根心田。”
本次活动以“理论+实践”“知识+价值”的创新模式,将高校水利学科的专业优势,精准滴灌至乡村科普教育。长沙理工大学学子们用青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不仅为留守儿童的心田播撒下科学的种子,也为高校赋能乡村教育、服务国家水安全战略探索出“水润知行”的生动路径。(王正博 魏娜 殷志翔)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