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2 22:15:09
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通讯员 陈曦 王悦)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7月11日,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织梦瑶乡”实践团奔赴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代表性传承人奉雪妹老师,近距离感受这项指尖绝技的独特魅力,现场记录传承人守护文化瑰宝的坚守与忧虑。
(实践团成员与奉雪妹老师的合照)
在奉雪妹老师的工作室,实践团成员们得以一睹花瑶挑花的精湛技艺。奉老师现场展示了六种基础针法,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厚积淀。尤其令成员们震撼的是其“无需底稿”的创作方式——花瑶女性仅凭心中的构思与世代相传的技艺,便能直接在土布上飞针走线,仅靠“布、针、线”三样工具完成创作。布针的力度讲究“不松不紧”,以确保正面的十字绣与反面的一字绣都平整美观。挑花纹样更是包罗万象,既有源于祖先灵感的古老“石板花”,也有山间的飞禽走兽,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独特的艺术灵魂,令成员们深感敬佩。
(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记录挑花技艺)
奉雪妹老师从事挑花技艺传授已逾三十年,桃李遍布各地、覆盖各年龄段。她改良的包头与绑腿设计,惠及了大量花瑶同胞。谈及传承现状,奉老师虽欣慰于技艺的传播,但更直言不讳地道出忧虑:“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怕辛苦。”花瑶挑花极其耗时耗神,一件精美的裙装往往需要耗费七八个月才能完成。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啃手机、啃电脑”,对需要极大耐心和时间的传统手工艺望而却步。尽管仍有不少人表示对挑花感兴趣,但传统上“每个花瑶姑娘都要会挑花”的规矩已日渐淡化,外出求学的女孩们往往也因学业繁重而无暇顾及这门祖传手艺。
(奉雪妹老师向实践团成员展示挑花作品)
通过镜头,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记录下古老的针法、精美的纹样,更深刻感受到奉雪妹老师那份坚守与期盼。他们认识到,花瑶挑花不仅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术,更是承载瑶族文化密码的重要载体。此行让大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奉雪妹老师的心愿:让更多年轻人真正了解、热爱并传承这项指尖上的千年智慧。大家共同期盼,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接力青春之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编:王德和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