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1 16:05:42
螺旋桨搅动夏日热浪,一架无人机轻盈掠过田野,高清镜头精准捕捉着10千伏线路上的每一处细节——在国网冷水江市供电公司技术员的遥控屏前,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的“三下乡”实践队员们目光紧锁屏幕,乡村电网的“健康图谱”在眼前徐徐展开。近日,这支赴冷水江的实践队伍将专业课堂搬进热火朝天的电力运维一线,在配电运检班师傅们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接地气的技能锤炼之旅。
实践队在公司电网技术部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学习,深入探究电网运维技术及智能化发展现状。公司配电运检班技术人员为队员们系统讲解了冷水江辖区电网命名规则、线路分布及设备标识,并布置了以“冷水江市10千伏系统一次接线图”为主题的绘图作业,队员们通过实时提问、绘制线路等互动形式深化了对电网结构的理解。
理论学习后,实践队员分为两组开展实地操作。第一组队员跟随配电运检班班长深入市区,实地查看城网线路,观察变压器等设备构造,完成图纸图例与实物的对应关联,并认真聆听班组师傅们分享的运维日常及工作经验。第二组队员则奔赴乡村田野,近距离观摩10千伏冷盛线、菊盛线的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当高清画面实时传回地面站,导线接头是否发热、绝缘子有无破损、金具是否锈蚀……这些以往需要人工攀爬杆塔、耗时费力才能发现的细微隐患,在屏幕上清晰可辨。
为更全面把握电网运行状态,队员们还在运检班师傅的带领下,抓住晚七八点的用电尖峰时段,深入城区开展夜间红外测温特巡。夜色中,红外测温仪射出的红点如同敏锐的“眼睛”,精准扫描着重点台区线路的关键连接点。队员们神情专注,紧盯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数据,每一次发现潜在过热点,都伴随着快速记录和师傅们专业的现场研判。这群年轻的“电力哨兵”,用实际行动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的稳定运行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通过此次深度实践,队员们不仅将书本上的电力系统知识具象化为眼前运行的电网和轰鸣的设备,更真切触摸到了电力一线工作的脉搏,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感知的提升。目前,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与国网冷水江市供电公司的合作正持续推进。未来,双方将聚焦电网运维技术与智能化应用前沿,设计更多接地气的实地操作与系统学习项目,致力于让专业理论在电力实践的沃土中深深扎根,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育人成果。(彭启辰 刘韵璟)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