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0 19:26:04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傩新韵”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七甲坪镇开展专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参观展览馆等形式,体会地方文化向心力,助力非遗传承。
团队先后走访了沅陵县博物馆、辰州古街和龙兴讲寺,深入考察辰州傩戏、傩面制作等本土非遗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探寻傩文化根源,成员们前往其发源地七甲坪镇,在伍家社区傩文化展览馆和红军之家的实地走访中,系统梳理了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实践。
为深入了解傩戏的传承现状,团队深入七甲坪镇的社区、学校等场所走访。本地居民张大爷向成员们展示了地道的傩戏表演——他一边用辰州腔调即兴演唱,一边熟练地敲击鼓点伴奏。“傩戏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宝贝,”张大爷介绍,“过年过节、驱邪祈福,都少不了这出戏。”
团队发现,老一辈对傩戏的唱腔、仪式等传统要素如数家珍,情感深厚;而年轻一代则多停留在“面具”“祭祀”等符号化认知层面。这一鲜明对比促使实践团深入思考:在现代化浪潮中,必须通过创新表达形式、开发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古老傩戏真正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同时,傩文化蕴含深厚的文旅融合潜力,可以通过打造特色文化IP、开发文创产品等途径,使其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带着这些发现,团队成员先后采访了非遗辰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聂满娥等人。通过访谈,团队了解到当前辰州傩戏传承面临两大困境:一是艺人队伍严重老龄化,出现传承断层危机;二是缺乏常态化展演平台。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团队结合对当地民俗风情与产业效益的分析,梳理出当地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脉络,为后续筹划“非遗入校园”等推广宣传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成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将积极投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朱田恬 唐俪阁 尹恒博)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