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胜于堵,秸秆治理的根本之策在于综合利用

邓水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9 16:24:53

曾几何时,田间地头的秸秆成了悬在农民心头的两难抉择。付之一炬,浓烟中钾、钠离子转化为颗粒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即成大气污染之虞;任其烂腐,良田沃土上平添浪费之憾。“一刀切”的禁烧令虽意在应急,却将复杂的治理问题简单化、粗暴化,徒增对立,反使矛盾激化——可见治理之道,贵在“疏导”而非“围堵”,核心在于变“废草”为“宝藏”,实现农民增收与蓝天常在的双赢。秸秆的综合利用,方为破解此困局的根本之策。

破旧立新,非“剃头挑子一头热”即可成就。政府举措轰轰烈烈,农民却应者寥寥。“禁烧令”的执行困境,恰恰折射出传统思维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深刻冲突。秸秆堆积如山,若放任不理,无异为病虫害筑起繁衍温床。纵有禁令如山,农民亦不免铤而走险,于夜深人静之时点火燎原,与执法人员上演“猫鼠游戏”。此等“堵截”之术,宛如鲧之壅防洪水,终是劳而无功,徒令矛盾由显转隐,终非久安长治之计。

破解之道,在于疏堵并举,刚柔相济。近日,湖南省以《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指导意见(试行)》《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等系统性政策法规,为治理按下转型升级键。“一禁了之”与“一烧了之”终成历史陈迹。新政立足地理、气象等多重影响因素,系统分析,精准划分禁烧区与限烧区,构建了“上门填表+村组申报”“乡镇审批+县区报备”“市级统筹+省级发布”的多级联审机制。以此为基础,在严格管控、气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执行科学有序焚烧,兼顾农民实际需求与大气环境底线,不失为一种务实、求是的过渡路径。

然破解之本,终在于深度挖掘秸秆价值,实现高效综合利用。当务之急,是化“负担”为“资源”,点“草”成金。这需要以科技为犁铧,深耕综合利用的广袤沃土:深翻还田,秸秆化作滋养大地的玉液琼浆;加工饲料,废弃草料转为家畜的食珍美馐;生物质发电,荒野之草点亮乡村的希望之灯。政府亟需积极引导,相关主管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秸秆利用链畅通。如此,昔日的浓烟升腾处,方得蝶变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诚然,从有序焚烧走向全面综合利用,前者作为过渡期的“次优解”有其现实价值。然而,其合理性仅仅在于综合利用之途尚未完全畅通之际。若满足于“次优”而怠于开辟综合利用的“最优”路径,则无异于治理思维的降格与意志的松懈。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先祖大禹的治水智慧,精髓正在一个“疏”字而非“堵”字。面对秸秆治理难题,与其耗费无穷心力扑灭星星之火,不如集中智慧与资源,疏通那“草变金”的转化之路。当综合利用蔚然成风,焚烧的烟霭自当消散于历史烟尘——而华夏大地之上,升腾而起的,必将是绿色发展的不息生机与永恒希望。

责编:李典蔓

一审:李典蔓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