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刘玲玲的教育诗行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8 15:20:38

在双峰县芙蓉学校的课堂上,有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同学们围在豆浆机旁,用英语交流着奶昔的制作步骤,欢声笑语里藏着对知识的渴望。这幅画面的勾勒者,正是他们的英语教师刘玲玲。从教23年来,她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信念,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写下一首首温暖诗篇。

让课堂长出生活的模样

“英语不是课本里的枯燥文字,是能用来做事情的工具。”这是刘玲玲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课堂上,教材章节被巧妙转化为生活场景:讲购物单元,教室秒变“迷你市场”,学生们用自制游戏币讨价还价;学菜谱表达,她借来豆浆机,让香蕉、芒果的香甜与英语对话碰撞出奇妙火花。

C2405班学生伍星妍说:“刘老师的课像魔法,原来背单词、练口语可以这么简单快乐,我的英语又上了一个档次!”C2106班的王琼也说:“刘老师就是我心目中英语老师的样子,我以后也要当英语老师!”

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她的课堂成为学生最期待的时光,更让许多曾经畏惧英语的孩子重拾信心。

用爱心点亮成长的角落

“每个孩子都在等待被看见。”这是刘玲玲的育人信条。面对因攀比而颓废的转校学生小琳,她没有说教,而是拉着小琳的手夸她“有眼光”,在班级里一次次放大她的闪光点——“座右铭写在桌上的自律”“被传阅的优秀作文”等等。一学期后,这个曾让家长失望的孩子,不仅冲进全校前十,还当选了副班长。

在乡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灵格外需要呵护。学生小磊因父亲入狱、母亲缺位而孤僻寡言,刘玲玲定期与他奶奶沟通,安排他参与班级管理,用集体温暖融化隔阂。如今,考入湘潭大学的小磊仍常写信:“刘老师,是您让我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刘玲玲用“看见”的力量,让每个孩子都在信任与温暖中找到自我、向阳生长。她的育人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细腻的关怀,照亮了每个孩子内心的角落。

做传递光的引路人

作为学科组长,刘玲玲的课堂永远向青年教师敞开。

“青蓝工程”中,她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手把手教谢梦琼、邹瑶等年轻教师从备课细节到课堂调控倾囊相授。在她的引领下,她和她的“徒弟”们在2024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竞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

邹瑶老师感慨:“师傅教会我的不仅是教学技巧,更是对教育由衷的热爱,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23载春秋,刘玲玲的教案写了一本又一本,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那份“润物无声”的教育初心从未改变。就像她常说的:“教育不必轰轰烈烈,能在孩子心里播下一颗向上的种子,就是最大的成功。”这颗种子,正在无数学生的生命里,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周伟华 刘娇红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