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华 刘圣明 许进 吴淼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8 11:36:46
近日,在湖南九城凯迪拉克销售展厅,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交通职院”)的国际学生们正利用专业知识参与汽车销售网络直播,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场景。这生动体现了该校创新实施“职业技能培养+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双融育人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成效。
为响应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湖南交通职院自2019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主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形成了“国际标准构建-教学模式革新-产教资源整合-文化价值传播”的国际学生培养特色教育链。
研习基地打造职教出海平台
该校依托“双高”建设,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打造“国际人才研习基地”,通过中德SGAVE项目引进德国教育资源、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以教育部“101”项目为支撑,形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体系。该基地不仅是国际学生的重要学习园地,也是对外交流平台:马来西亚教师代表团曾多次到访参观学习,探讨共建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际化课程;基地还深度赋能“马来西亚全国中学生AI机器人竞赛”,作为协办单位为200余位参赛选手提供系统性线上培训。
▲校企合作开展中马国际交流活动
文化课程厚植知华友华情谊
学院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国际学生教育,形成理实一体、课内外联动的文化育人体系。依据《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学院在《中国概况》《现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基础上,开发了《湖湘文化》《汽车文化》《东盟国家文化习俗》《中国文化英语说》等校本特色课程。同时,组织国际学生体验茶艺、书法绘画、古筝古琴、八段锦等中国传统文化,参观长沙三馆一厅、湖南省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了解汉字拓印、汉服礼仪等。这些举措帮助国际学生加深对中国社会生活、传统文化和当代国情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其友华爱华情感。
▲国际生开展汉字拓印文化活动
▲国际生学习汉服礼仪
社团活动展现青春活力自信
为帮助国际学生尽快融入,学院鼓励他们加入羽毛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健身气功协会等社团。在与中国学生深度交融中,他们逐渐化解初来时的腼腆与乡愁,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学校还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数字化应用竞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金种子杯”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活动。
2022级学生李弫逸加入羽毛球俱乐部,多次在长沙赛区“流行羽传奇挑战赛”中获奖;2024级4名国际学生参与“校园好声音”拉歌活动,作品《三百六十五里路》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平台展示;陈鼎衡、李弫逸两位同学获湖南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2024级李松庆等四人正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健身气功大赛。
▲国际生参加“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
▲国际生参加俱乐部羽毛球比赛获奖
研学行走拓宽知华视野
学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研学,带领国际学生参观黄兴、徐特立、田汉、许光达等名人故居及辛亥革命纪念馆,感受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感知中国-魅力潇湘”国情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入岳阳楼、长沙新港和郴州“最美乡村公路”等地,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湖湘文化,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脉搏。
校企融合锤炼前沿职业技能
学院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小鹏、吉利等40余家品牌企业开展产教合作。国际学生参与形式多样:与希迪智驾合作,以“实景3D建模+模拟驾驶舱”项目参加“金牌杯”创业大赛;参与湖南九城凯迪拉克的网络直播销售;在长沙国际车展调研汽车新技术;在校园车展中承担展会布置、宣讲、试驾等工作;陈鼎衡、李弫逸等与中国学生合作,在学院创业孵化街落地智能驾驶体验馆项目。通过赛事、实操、展会、创业等沉浸式体验,学生技能与行业前沿有效接轨。
▲组织国际生参加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
从研习基地助推职教出海,到多元课程的文化浸润,从社团活动的青春绽放,到研学行走的国情认知,再到校企融合的技能锤炼,湖南交通职院各个环节协同发力。经过三年系统培养,成效显现,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海外中资汽车企业技术骨干,一批优秀学子升入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深造。
面向未来,湖南交通职院将持续深化“技能+文化”双融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既精通现代产业技术、又深谙中华文化内涵的国际人才,助其成长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与技术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职教力量。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