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7 16:43:39
7月5日,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赴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黄官塔村,实地走访当地莓茶产业基地,围绕莓茶的种植环境、制作工艺及产业发展开展深入实践,同时也探索传统木工技艺的变迁发展,旨在以青年视角挖掘乡村产业的内在生命力,探索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为了解莓茶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实践团一行走进莓茶种植基地,与从事莓茶种植多年的刘超展开了深入交流。据刘师傅介绍,当地现有莓茶种植面积约200亩,采用有机方式管理,确保茶叶品质纯净、活性成分保留充分。他向实践团科普了莓茶的采摘与加工流程,“莓茶采摘主要选择鲜嫩牙尖,通过标准化破壁、脱水、控温、吸精等环节,最终形成表面带有天然‘白霜’的干茶,极具市场辨识度。”
交流中,刘师傅介绍了莓茶作为“待遇茶”的健康功效和市场反馈。“莓茶中富含黄酮类等植物活性物质,具有清热降火、助眠安神、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目前该地莓茶产品主要通过合作社统一包装后销往张家界城区及周边茶叶市场,同时正在尝试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本地品牌建设。
此外,实践团还拜访了黄官塔村当地资深木匠李远方师傅,了解了传统木工技艺的制作流程与实际应用。交流中,李师傅向同学们讲解了榫卯结构的原理与作用,实践团成员系统学习了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看似简单的榫卯咬合,实则蕴含着精密的微差控制和深厚的力学智慧。”实践队成员侯富豪感触良多,“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探索乡村产业和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邓依菲 蒋思睿 胡孟成)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