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6 21:05:18
暑期伊始,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深入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赤岭小学开展专项实践。
为何选择仰天湖赤岭小学作为调研对象?实践团指导老师刘祚祥教授表示:“仰天湖赤岭小学前身为长沙市化工机械厂子弟学校,仅用三年时间蜕变为智能化教育样板校,其‘AI+五育’的探索兼具创新性与可复制性。”
为摸清“AI+五育”模式内核,实践团队深入课堂、功能室及活动场地进行沉浸式观察,记录无感扩音器、跳绳计数传感器等AI设备的应用场景,追踪武术可视化教学、戏曲数字化课程等特色实践的实施细节。
实践团成员还与仰天湖赤岭小学校长张文及教师团队进行深度访谈,重点了解该校智能化转型中教师从“技术畏难”到“主动拥抱”的转变逻辑,梳理仰天湖赤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路径。针对小学通过教师轮岗跟岗、5G双师课堂向集团内学校与湘西乡村学校输送课程的案例,实践团深度分析了资源流动效果与教学效果,总结集团内共享与跨区联动的资源辐射模式。
在教学沉浸式观察中,实践团发现,仰天湖赤岭小学的智能化设备应用不仅能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效,而且能够从数据采集到评价迭代的闭环中为学生过程性成长评价搭建桥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
实践团成员精准提炼了仰天湖赤岭路小学“AI穿针引线”的运行逻辑——品德教育借助“人人通”系统联结家校;劳动教育应用AI观测太空种子;体育依靠智能跳绳系统增强学生体质;美术教育运用数字情境升级学习体验。
在城乡教育均衡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赤岭小学不仅在教育集团内部实现了“破题”——特色课程在集团校间流通,骨干教师轮岗、跟岗驻校授课,而且更在城乡帮扶模式上“创新”——作为“长沙—大湘西”网络联校主校,赤岭路小学通过5G双师课堂持续向张家界乡村学校输送特色课程。接下来,实践团将系统梳理该校“戏曲数字化+跨学科+政校社协作”模式以及教学资源输出经验,提炼出可复制的资源流动、跨校授课模式,助力乡村学校接入优质课程,助力推动“AI+五育”经验从校园样本向城乡共育落地。(汤文韬 盛斯琦)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