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喜悦跃动舞步间——“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调研见证溪洲村文化盛景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5 16:14:15

新湖南客户端75日讯通讯员 唐需敏74日,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在花垣县阳朝乡溪洲村开展乡村法治建设调研时,恰逢当地村民紧锣密鼓地为保靖县“乐在人民”全民舞蹈盛典《我们一起晒哇塞》进行彩排。这场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不仅展现了村民对丰收的喜悦,更折射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与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调研夜集偶遇“土地的脉搏”

作为深耕武陵山区多年的普法先锋团队,“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此次深入溪洲村,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案例收集,探索法治教育与乡村治理融合的创新路径。当调研团队行至溪洲里综合集市时,被阵阵欢快的鼓点吸引——几十余名村民在暮色中整齐划一地排练摆手舞,鲜艳的红绸与金黄的稻谷道具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庆丰收、迎盛会”的鲜活图景。

志愿者走访进行调研

书记解码舞步里的振兴方程式

见到这喜庆的一幕,团队成员随即对溪洲村党总支书记彭玮进行了采访。“这支舞蹈不仅是肢体的律动,更是溪洲人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彭玮介绍到,舞蹈编排融入了土家族“单摆”“双摆”等传统摆手动作,“这手腕的弧度,是老祖宗插秧时看秧苗的角度,现在要让年轻人知道,土里长出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咱们的‘耍耍’(土家语:歌舞的意思)。”“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矿产开发、红薯粉加工等产业实现增收的喜悦。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重大突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这才是我们‘晒哇塞’的真正底气!”

彭玮打开手机相册和志愿者们分享村民排舞的视频集锦。视频中土家族妇女们头戴银饰“响铃冠”,衣摆间织锦“西兰卡普”的八角花纹随舞步晃动,男青年手持的稻穗道具上还挂着苗族蜡染纹样的红绸。大家站在桥上整齐划一的挥舞手臂勾勒出优美的舞蹈线条志愿者们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溪洲村村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对丰收的喜悦

谈及文化活动与基层治理的关联,彭玮表示,溪洲村通过“支部带动、三长联动”模式推动产业发展,此次舞蹈排练正是邻长牵头、群众参与的生动案例。“我们的邻长既是产业带头人,也是文化传承人。”指着正在指导动作的邻长说,“像他这样的‘三长’,不仅带着大家流转土地建加工厂,还组织文艺队传承非遗,真正实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

志愿者采访彭玮书记

志愿红与土家金共舞法治田垄

“溪洲村的实践印证了我们‘普法与文化同行’的理念。”“法管先声”团队指导老师介绍,团队近年来在湘西多地开展“法律+文艺”活动,通过情景剧、快板等形式将法治知识融入民俗文化。“今天看到村民用舞蹈表达法治护航下的发展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索‘法治文化浸润乡村’路径的信心。”

扎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土壤深入感受当地的风俗文化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寻找到更多民族民俗与法治文化同频的瞬间让法律条文获得民族文化的“语法规则”,当土家族讲款传统中的榔规(村寨公约)遇上《民法典》合同编,苗族理词的押韵句式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文产生韵律共鸣——这种碰撞的本质是法律文化的转码寨老调解+法律指导的纠纷解决机制,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现代协同;法治实践激活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这种双向赋能打破了文化保护=静态保存的误区,深挖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法治发展的协同点

村民为比赛积极排练

暮色渐浓,溪洲村的灯火愈发明亮。村民们的舞步在星空下愈发铿锵,正如书记彭玮所言:“这不仅仅是一场舞蹈排练,更是溪洲人向世界‘晒’出乡村振兴答卷的预演。当法治阳光与文化雨露共同滋养这片土地,我们的丰收故事将永远跳动在时代的脉搏里。”

责编:黄磊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