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6-09 09:01:22
钟武伟
2025年高考已正式开考,悬挂在考点大门前的一副副对联激励着高三学子自信地走进考场,这也是对创作者的最好褒奖。今年,本人创作了多副高考考点对联,其中不乏得意之作,也有遗憾之处。这是一项既考验脑力,又考验心力与体力的艰巨任务。围绕同一主题创作多副对联,如同连写多篇同题作文,还要接受多方评价,面对诸多质疑乃至挑刺。回望创作过程,戏评自创作品,既是反思,也是自娱。
一、篇幅最短的作品
“各倾陆海;轻过万山。”这是我所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考点对联,这副对联是我历年创作篇幅最短的作品,也是今年长沙市考点对联中的最短篇幅者。上下联分别化用高中课文《滕王阁序》与小学课文《早发白帝城》中的名句,这既是对学子们十余年求学路的深情回望,亦是对他们高考乃至未来人生之路的美好祝福。“陆海”本为文学家陆机的外号,“陆”在古汉语中通“六”,与下联“万山”的“万”巧妙形成借对。上下联中的“陆”与“山”连读与“麓山”同音,呼应考点学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字数越少,创作难度越大。对外发布后,这副短联深受好评,被《湖南日报》《新湘评论》等多家主流媒体引用,成为祝福高三学子的金句。有位网友对“轻过”一词的用法提出质疑。我以宋朝诗人张埴诗句为例回复:溪桥三日雨轻过,归影苍凉雨奈何。又见清代彭孙贻《舟晓》中的诗句:“竹篷轻过箬,风细亦飘飏。”
二、最深情的作品
“下笔文光冲北斗;回眸澄水映南门。”长郡中学的这副考点对联的上联展现考场盛景:考生们才华横溢,尽情发挥。下联写高考结束后,学子们依依不舍离开母校的情景。考点对联不乏宏大抒情,缺的是从细微处着眼、着力的深沉抒情,下联直击学子毕业离校时最柔软的内心。有朋友提出,此联下联气势弱于上联,建议将“南门”改为“天心”,因为南门口太小,天心阁对北斗星才更合适。我回复:南门,一语多关,除了指新校门、南门口,还有南门星、南天门之意。从内容上看,“南门”更有意蕴,更具长郡特色;从形式上看,“南门”对“北斗”显然更工稳,于是“南门”得以保留。这副对联定稿推出后,深受多方好评。
三、用典最多的作品
长沙县麓山国际昌济中学是麓山教育共同体的新成员校。今年本人应邀为其撰写一副考点对联:国运昌隆,风正潮平,明日云帆济沧海;少年意气,骋怀纵笔,今朝大木柱长天。昌济中学校名源自著名教育家杨昌济,上联嵌入校名“昌济”,盛赞学子欣逢盛世,前程锦绣。下联描述考生学业有成,才华横溢,考场发挥出色。联中多处用典,包括“风正潮平”化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明日云帆济沧海”化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少年意气”化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今朝大木柱长天”化用杨昌济的对联。用典虽多,但自然无痕,且彰显了考点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是本联创作的成功之处。这副长联挂在学校两栋教学楼之间,中间为著名教育家杨昌济先生的铜像。如此,这副考点对联被赋予更深意义。
四、嵌名最难的作品
这次创作过程中,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高考考点对联嵌名难度最大。经过多次构思,多次打磨才得以定稿:逸兴遄飞,长程新发轫;锦章迭出,铁笔正生花。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郑铁锋先生如此评价此联:联语中既有王勃《滕王阁序》所展现的盛世气象与豪迈才情,又蕴含屈原《离骚》中“发轫苍梧”的不懈求索精神,更融入了“铁画银钩”般铁路人坚韧、刚健的工匠品格,将铁路文化与深厚的湖湘文脉有机熔铸为一体。
五、最具湖湘色彩的作品
长郡湘府中学位于湘江之畔,位置与校名具有天然的湖湘特色。我以此切入构思而成此联:仲夏抡才,援笔成章湘府盛;青春作伴,扬帆极目楚天舒。上联写高考场景:六月高考选材,湘府中学考生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下联既有赞扬,亦有祝福。写高考之后,学子们扬帆启航,前程锦绣。“援笔成章”出自唐代蒋防《霍小玉传》,意思是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湘府”代指“湘府中学”。“青春作伴”化用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诗句“青春作伴好还乡”。“极目楚天舒”源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楚天”对“湘府”非常工稳,气势宏大,进一步升华了学子的豪迈情怀与联语的湖湘特色。“仲夏”对“青春”属借对,也是本联亮点,增强了对联的意蕴。
六、最有新意的网红作品
为长郡斑马湖创作的考点对联,是我今年最具创新意识、花费精力最多的一副:深度铺文,智者登峰为探索;好风送我,快哉举翼以扶摇。曾几度放弃,好在最终坚持下来。该联通过红网推出后,流量超过25万,成为妥妥的网红考点对联。联中“深度探索”这个词带有鲜明的现代科技色彩,要融入传统对联中并非易事。将这个词拆开好不容易嵌入上联,下联以什么词语来对仗又是一个大难题。为此我修改调整了十多次。最终将“好风”“扶摇”两个带有传统文化色彩之词与“深度”“逍遥”分别对仗,不仅字义、平仄对仗工整,而且体现了科技与人文、数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如何以传统的对联方式,创作富有时代精神,尤其是现代科技文明的作品,这副对联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七、切合高考作文的作品
以上考点对联都是应考点学校之邀为其量身定做。此外,我还受春晚流行歌曲启发,创作了一副对联赠予几位亲友的小孩,祝福他们自信乐观地走进高三考场:世界万千,赠予青春意气;湖湘一卷,铺陈赤子篇章。对联化用《世界赠予我的》的歌词句式开篇,以此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上联写学子求学成长经历:面向大千世界广泛吸纳知识,涵养精神境界。下联写考场情景:身为湖湘学子认真答好时代之卷,充分展现学识才华与家国情怀。高考开考后,发现对联主题巧合今年全国一卷作文题旨。这副对联虽未在考点挂出,但其内容、风格与价值均不逊于前面几副,只是受众面少些而已,我将其戏称为尚未挂出的考点对联。
从2004年开始,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考务细则》要求“每个考点大门都要张贴对联”。自此,考点张贴悬挂的对联成为湖南高考的一道独特文化风景。相信在创作者的不断努力下,这道文化风景越来越美。
个人简介:
钟武伟,70后,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长沙市楹联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爱好楹联写作与研究,尤其擅长校园楹联创作。撰写高考考点对联近20副,被数十家媒体转载与报道。其作品风格简约大气,广受社会好评,多副成为网红考点对联,被誉为祝福高三学子的“金句”。省、市楹联家协会专家多次点评其对联,肯定其创作成果。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