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能入园”到“善入托”的民生答卷

曾玺凡   科教新报   2025-05-26 15:18:52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蒋正争 唐世日 阳姣艳 何牧 余丁

近日,一份《关于做好幼儿园托班开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悄然送至湖南省各市州教育(体)局的案头。这份由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联合印发的文件,不仅明确了托班开设的硬性标准,更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托幼一体化的信号。

在出生率持续走低、学前教育生源锐减的背景下,湖南正以政策创新撬动学前教育改革不仅是应对“幼儿园关停潮”的破局之举,更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记者走访长沙、株洲、永州等地发现,这场关乎百万家庭的变革,既承载着破解带娃难的民生期待,也面临着观念碰撞、资金掣肘等现实挑战。

一位托班孩子正在搭积木

一场托幼一体化的突围战

数据显示,2023年0到3岁婴幼儿人数为126.24万,实际入托率仅7.73%,远低于长三角地区15%的平均水平,供需缺口显著。政策层面,湖南将托幼一体化纳入“普惠托育护蕾行动”,明确幼儿园托班收费参照普惠标准,并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托位建设补贴(每学位3000元)和生均补助(每月100元/人)。

“三孩政策实施后,双职工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井喷式增长。”汨罗市教育体育局学前教育股股长任可指出。

但与长沙某科技公司任职的一位二孩妈妈交流时,记者听到了大多数年轻父母的共同困境:产假结束就得返岗,老人带娃力不从心,专业托育机构要么太贵,要么离家远。这种供需失衡折射出双重现实:一面是快速萎缩的学前教育生源,一面是持续增长的托育需求。

“托幼一体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学前教育办负责人黎彬说。该县通过改扩建方式在园内增设托班,增加普惠性托位,全县共完成新增普惠性托位290个。

值得注意的是,改造成本达每班12万元的现实,让部分幼儿园望而却步。在道县教育局示范幼儿园,园长黄颂展示着按婴幼儿身高定制的洗漱台:“我们托班月收费750元,仅为城市机构的一半,收支勉强持平。”

江华瑶族自治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托班师生共读

然而,这种公办园的普惠坚守,与民办园株洲市荷塘区小博士教育星城幼儿园园长宾恋的焦虑形成对照:托育是一个出生在冬天的行业,政策的春风尚未吹暖市场,目前单一托育业务难以盈利。

场地改造是另一难题。老旧幼儿园空间局促,托班需独立活动室及软包防护,农村地区更是面临“有场地无需求”的尴尬,乡镇托班因家长送托意愿低,使用率不足30%。“本园从2019年开始招收托班幼儿,目前开设2个托班,师资团队专业且稳定近年来托班招生情况不理想。衡南县三塘诺贝贝幼儿园园长赵娣说。

怀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欧阳珏告诉记者,由于社区嵌入式托育发展滞后全国仅6.15%的社区建有托育设施,老旧小区空间有限,街道和社区在协调用房、改造适托化环境方面职责不明确,导致托幼服务难以下沉至居民“家门口”。

而托位空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养育观念未发生改变:一方面是家长觉得“不需要”,认为“托育”就是“托管”,而3岁以前家中有老人带养孩子足够,3岁后入园才是刚需;另一方面,由于托育行业刚刚兴起,存在专业人才不足,服务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家长不确定自己能获得什么样的托育服务,孩子照护需求能否得到较好满足。

道县教育局示范幼儿园托班环境

“看护”到“教育”的精细化革命

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托班,圆角家具、防滑地垫、感统训练器材一应俱全。“所有教具边缘进行圆角处理,出入门加装防夹手装置。”园长甘秋萍介绍该园投入近60万元改造托育空间,设置独立睡眠区与护理角,配备移动马桶、尿布台等设施。

公建民营机构更注重专业化设计。雨花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针对0到3岁幼儿分设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乳儿班配备防吞食玩具与独立辅食间,托大班开设清洁课培养自理能力。“托育中心甚至为每个孩子建立专属微信群,每天更新换尿布、进食等细节。”家长丁娇感慨。

在师资配置方面,株洲市渌口区幼儿园实施了混龄班模式,按照1:7的师生比例进行安排,班级配置为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在托班筹备阶段,我们聘用了两位具有早期教育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并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保育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保育员证件或育婴师证件方可正式上岗。”园长唐婷说。

“托育不是‘小号幼儿园’,教师需掌握婴幼儿照护专业知识”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院院长吕奕强调。去年8月,该院派出唐玉玲、伍媚佳、蒋雅瑜3名幼师代表湖南省保育师(职工组)参加了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最终荣获3项个人二等奖及团队二等奖的佳绩。

省二幼托班老师为孩子换尿布

与记者面对面,唐玉玲讲述起了教学和备赛日常。“给幼儿泡奶粉,家长一般就是滴一滴到手腕上,不烫手就行,但作为一名从业人员,要保证绝对的科学和规范。”经过无数次沸水和凉水的调配,唐玉玲才将45摄氏度的水温形成肌肉记忆,立马就能感知。

道县教育局示范幼儿园以“玩中学”的理念贯穿日常活动,每日确保户外运动1至2小时注重创设生活化、游戏化、个性化的教育场景,通过生活化启蒙教育、多感官探索体验、游戏化学习模式、小班精细照护体系促进低龄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助力宝宝从家庭到集体的过渡

江华瑶族自治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托班日程安排基于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涵盖语言启蒙、美术创作、感统训练及户外自主运动等多元活动的一日日程,精准把握敏感期特征,强化精细动作专项训练,助力婴幼儿在关键发展阶段实现潜能最大化。

饮食安排上,托班婴幼儿的就餐也凸显科学化。衡南县三塘诺贝贝幼儿园提供每日两餐点,由专业营养师搭配食谱食材均选用新鲜、安全的品类

构建0到6岁“善育”生态圈

一名二孩家庭家长因需兼顾工作和照顾瘫痪老人,坚持将孩子送入托班,但因接送距离过远,最终无奈转至附近机构。道县教育局示范幼儿园园长黄颂感慨:“此类家庭虽占比不高,但托班的存在切实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托育服务释放了家庭育儿压力,直接关系到生育意愿。”任可表示。长沙调研显示,四成家庭因入托而考虑生育二孩,托幼一体化正成为优化生育政策的关键抓手。从社会效益看,湖南通过增设4.2万个托位,预计可释放超10万名劳动力重返职场。

省二幼亲子活动

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做法颇具启示——通过《关于托育机构水电气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对托育机构的水电收费实施优惠政策县人社局联合开展育婴师、保育师等免费职业技能提升保教人员专业素养多部门联合督导形成监管闭环。这种协同效应在雨花区转化为15分钟托育圈建设,通过盘活社区、企业、幼儿园资源,打造立体化服务网络。

为缓解人才短缺,全国首家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省一级学会——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目前已面向全省组织开展10批、500余人次托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认定通过率达99.8%,为省内培养输送托育专业人才提供平台。

与此同时,该学会还联合高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组建专家团队,面向14个市州开展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两期,巡回培训12期,共培训4000余人次,为普惠托育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欧阳珏认为,幼儿园可以与学前教育师范学校对接,鼓励高职院校设立“托育教育学”学科,推行“理论+实训+认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定向培养输送复合型人才。

“能入园”到“善入托”,湖南托幼一体化的探索,既是应对人口变局的教育改革,更是书写“幼有善育”的民生答卷。当越来越多的祖辈走进托育家长课堂,当职场父母不再为“带娃难”放弃职业发展,三湘大地的普惠托育网,终将织就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温暖底色。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