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乡村

陈合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06 16:08:38

文/陈合宴

湖湘大地草长莺飞,山花烂漫沁人心脾,陌上花开赏心悦目,平畴沃野碧水绕田,一幅春耕图铺展开来——乡野阡陌,散发着泥土清香,微风中摇曳着一片片碧绿金黄;稻田中,旋耕机轰鸣,村民忙着育秧,谱写着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长沙县江背镇金洲村浏阳河畔风光

趁着大好春光,我陪妻子回她娘家。只见岳父满脚沾泥走上田墈。我疑惑不解:“这里以前不是栽种了花卉苗木吗?”

“要守牢耕地红线,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里虽然以前是有名的花卉苗木基地,但近几年花卉苗木行情不好了。我们得符合上面的政策、适应市场行情啊!”岳父对时政的关注、对精神的领会,令我由衷佩服。

“我评上长沙市优秀学生干部了!前不久的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我还作为代表发了言呢!”在市一中双语读书的妻侄女向着我们飞奔而来,传递着喜讯,青春的面庞洋溢着可爱的笑容。

“不错!不错!”我们异口同声表扬她。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准备播下一粒种子——”妻侄女气定神闲地说,“今后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当一名老师,像姑一样教书育人!”

我们不约而同地为她点赞。

“湖南一师的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是徐特立写的。徐老的故居离我们家只有一公里,你应该多带同事来看一看。”岳父望着他女儿说,“可邀请老师们来家门口参观一下徐老故居,再看看我们金洲村的和美乡村环境,之后到我家吃吃农家饭、到房前屋后采摘点小菜。哦!还可到浏阳河风光带走一走。这几年,我们村发展休闲旅游,建了露营基地、渔夫广场、玻璃桥等,修缮清代盛家老屋(皋陶书院),还修复了筒车,成了网红打卡点。而且,我们村去年创成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岳父满是自豪,滔滔不绝地讲述,我们频频点头。

“这一大片田地,以前一到汛期,浏阳河的水就会漫过河堤,受淹减产是常事,堤边的房子也经常遭殃。现在,我们不担心了,政府帮我们加高加固了河堤,疏通了河道,根治了水患。”

听着岳父绘声绘色的讲述,我不禁回想起20多年前在乡镇工作时的激情燃烧岁月。的确,那时机关干部每年要来巡堤护堤。一到涨水,“水漫金山”,真叫人胆战心惊。

长沙县江背镇金洲村浏阳河畔风光

往事不堪回首!而今,漫步浏阳河畔,一泓碧水蜿蜒流淌,波澜不惊,鱼翔浅底,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筒车悠转,不舍昼夜,发出阵阵吱呦声。“治愈系”十里水杉,伫立在蓝天白云下,连同水中的倒影都让人心旷神怡。田野上空,不时有高铁疾驶而过。耳畔吹面不寒杨柳风,眼前百般红紫斗芳菲,鼻闻春风花草香,脚下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堤旁农家,不知何时“改头换面”,变成了一家家民宿,与浩瀚星空相伴,与青山绿水相守,与花鸟虫鱼相会,成了“山水间的家”,成了游客的“诗和远方”。

作者在长沙县江背镇金洲村浏阳河畔筒车旁

“一渡两河三上岸,四洲五里六筒车”,我不禁说出了当地流传数百年的民谣。

行走河畔的金潭渡口,寻找历史遗迹,当年盛况依稀可见。岳父指划着,介绍当年老街的一些知名店铺,讲述手工艺人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乡村特色文化。

历史文化街已成雏形,不少店铺已经恢复,部分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一条商铺林立、游人如织的历史文化街在我眼前穿越,一幅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我脑海畅想:乡韵悠悠,炊烟袅袅,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水草摇曳,树影婆娑。在这条新时代的老街上,历史记忆与人间烟火交汇融合,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共荣共生,多姿多彩的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得以呈现,物阜民丰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长沙县江背镇金洲村浏阳河畔风光

一路说笑,一路欢歌,一路繁花,不知不觉到家了,只见岳母在屋旁山坡上采摘春茶,指尖飞舞,嫩叶飘入篮中。

望着这满坡的碧绿,我们纷纷“上春山”,简直要把春天揽入怀中。

站在山坡上,眺望不远处逶迤而过的浏阳河。微风轻拂,万顷金黄,花香四溢,流连戏蝶,燕子衔泥,鸟儿欢唱。领略着自然人文,感受着山川形胜,感慨着山乡巨变,我感觉乡村的一切都是无价之宝。

如今,长沙县正在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乡村美好,宜居宜业,更宜游!

(作者系长沙县文联主席)

责编:金慧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