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潮头|千年学府探文明·走读湖湘书院㊳|浏阳红土韵文华

  湖南日报   2024-05-06 09:34:58

【简介

文华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坐落于浏阳市文家市集镇中街。其前身是当地学宫“文昌宫”。初名文华书院,后更名为“文华小学堂”“里仁学校”,是浏阳八大书院之一。建筑精美、古朴飘香,是一处典型的清代书院式建筑。1927年,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于此,成为了文家市地区乃至湘赣边区的革命中心,奠定了中国革命史的里程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文|彭祖耀

浏阳,千年古县。巍巍大围,九曲浏河,精彩烟花彰显浏阳的厚重与辉煌。石霜寺的悠悠禅音,文庙的祭孔古乐,“八大书院”的琅琅书声,谭嗣同的维新呐喊,丰富了“古色浏阳”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文华书院平面图。里仁学校供图

文|彭祖耀

浏阳,千年古县。巍巍大围,九曲浏河,精彩烟花彰显浏阳的厚重与辉煌。石霜寺的悠悠禅音,文庙的祭孔古乐,“八大书院”的琅琅书声,谭嗣同的维新呐喊,丰富了“古色浏阳”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红色浏阳”激荡风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纵使时间流逝,时代更迭,但文化的基因始终根植于这片山水、这方浏阳红色热土,培育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走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文华书院,这里的砖瓦梁柱、殿堂斋阁、文物史事、伟人足迹让你穿越时空,浸润历史烟尘,舒展文脉经络,解读红色历史密码。

文华书院桃花灼灼,青树翠蔓,信步在青石小道上,书院的古老气息与春天的生机勃勃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过时间隧道,遥看古时春月。

浏阳市文家市镇,自古以来是吴楚边界的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乡间历来就有着崇文尚武,立志报国的风尚。因而在清代晚期,文家市的贤明乡绅就在这里捐资兴建起了当时浏阳南区最大的一座学府——文华书院,后来更名为“里仁学校”。

当时,清政府开始倡导兴学,下诏在乡村兴建书院有功之人可嘉赏顶戴花翎,引起全国各地富贾乡绅踊跃兴办。时任浏阳县令胡泰阶便召领乡绅兴建书院。他巡视南区文家市,问及山水,遂勘址文昌阁,决议将阁院扩建成书院。当地的乡绅鸿儒刘大馥等人当即呈请募建,发印册募集钱款数千缗、田数顷,逾年竣工。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定名为“文华书院”。“文华”取自“文章华国”。并议定书院的办学宗旨是“以文会友,为国储才”。

咸丰元年(1851年),增修书院,又增田二顷,募集钱款二千缗,征购周边民房隙地添建斋房数十间,对院中堂殿楼阁依次重新加以修葺,文华书院初具规模。同治三年(1864年)又募资新建成祀奉关帝的武庙,形成书院文武相配的独特格局。过五年,又募款重新修缮大成殿,新刷丹漆,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左右新增制四配十哲神位,以供书院师生祀奉。

当时,书院每年开学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活动,以求神灵圣人能庇佑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光耀书院门楣。书院购置有书籍数千余卷,供师生教学和阅读之用。这里人才辈出,曾培育了一大批举人、进士、翰林。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心想通过维新变法挽救颓势的清政府开始推行西学,全面推行学堂堂制。文华书院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名为文华小学堂,除传授四书五经外,还新添算学、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知识。

1912年,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刘世逌为宣传资本主义进步思想,回乡更“文华书院”之名为“里仁学校”,并出任第一任校长。取名“里仁学校”,也就是取自《论语・里仁》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而来。

在这里,他先后启用张国焘、罗章龙等许多拥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任教,极大地促进当地新文化运动发展。1969年,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决定,建设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将里仁学校迁址到纪念馆附近的山塘窝新校。为扩大纪念馆规模,2014年9月里仁学校又一次整体搬迁。

古老文华书院奉献、求知、传承、探索、创新的精神生生不息,笃行致远。

抚摸文华书院古朴的桌椅和满墙的古籍,不仅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也让人穿越到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这里培育了一大批学富五车、兼济天下的社会名流。它竟然还与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有着难以忘怀的“三面之缘”。

在此地,毛泽东作出了一个与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生死攸关的抉择,改写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1925年上半年,陈世乔担任里仁学校校长。不久,他又在学生黄本和的发展下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1925年底,陈世乔在里仁学校成立了文家市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随后几年,里仁学校就成为了浏阳南区的红色革命中心。

1917年,即将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应同窗好友陈绍休之邀来到文家市进行了十多天的社会调查。那一次,毛泽东不仅走遍了铁炉冲周边的乡村,还主动地走进里仁学校传播进步的思想。临走的时候,毛泽东在陈家的后山种上了两棵板栗树。现在,这两棵树郁郁葱葱,每年硕果累累。

1927年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师团部及部分官兵700余人驻扎于此。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的成德堂主持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作出重大决策——放弃攻打大城市,将革命力量转移至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由此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挽救了当时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1930年8月的文家市大捷是毛泽东第三次来文家市。他率领的红一军团取得了近乎全歼敌一个旅的辉煌战役。

我伫立在绿树成荫、青草连片的书院会师操坪,1927年的革命烽火如在眼前:就是在这样一个近二千平方米的操坪内,毛泽东用了一个“小石头打烂大水缸”的生动比喻,号召大家只要团结得紧,这颗革命的“小石子”一定能打烂国民党的这口“大水缸”,扫除了部队多日来战事失利的阴霾。

文华书院是湘赣边界建筑形制保存最为完好的书院之一,极具研究价值。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原文华书院)全景。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供图

俯瞰书院,青山绿水之间,青瓦红墙,古朴典雅。在选址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然观,书院建筑坐南朝北,背倚文华山,前方渌水南川河流经。中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由巷门、标语巷、照壁、左右带过亭、门楼、中厅、大成殿、状元桥、成德堂组成,加上西斋、武帝庙、文昌阁、新斋、操场,总占地面积5677平方米,建筑面积3134平方米。

徜徉书院,一步一景,尽享江南古典建筑艺术之美。门楼,是进入书院的第一道门。门楼为土木、砖木混合结构,单坡单层,小青瓦屋面,檐口装有兽头瓦当。大门上方有内嵌匾额“里仁学校”四字,两侧镌写有“以文会友,为国储才”的对联。

讲堂是当时书院的先生授课的场所之一,为砖木结构,大门上方原来也悬挂有匾额和“春风化雨,圣域贤关”的对联。书院最核心、最高的建筑大成殿配备有孔子和弟子的神龛神位供游客瞻仰。西斋前建有的武帝庙殿中原来供奉有武帝神像(已失),高有丈许,手执青龙偃月刀,好生威武。在那时,像这样既有文庙又有武庙的布局在当地实属少见。由此可见,湘赣边界小镇文家市既崇文,亦尚武。

大成殿后,有用细麻石铺面砌成的单拱状元桥。据称,只有从书院考出的状元才能有资格从上面经过。

因书院坐落于湘赣边界,建筑上的图腾和绘画,雕刻、线条及用色上都大量结合了湘赣特色。建筑风格上也是既传承明清时期江南书院建筑风格,又融入了部分徽派建筑的特色,是故于恢宏大气中又不失秀雅。书院的主体建筑均为土木结构,其余建筑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保存非常完好,建筑装饰纹样也非常细腻,特色明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走出文华书院,深情回眸,罗霄山云蒸霞蔚,青山和古书院相依相偎,红色热土丰韵“文章华国”。这里文星闪烁,将才如云,这里是浏阳精神的印记,是湖湘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红色圣地。

责编:刘涛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