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湘韵|古村新貌⑮:高桥村的无尽诗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29 08:24:36


文| 蒋世平

片片绿荷,在清风里起伏,像身着绿裙的姑娘们翩翩起舞。丘丘金灿灿的早稻,把田野装点得金碧辉煌。水泥路连接着一栋栋小楼,路旁和小楼周围,绿树遮天蔽日。不远处,苍青的铜山连接着蔚蓝的天空。

我下了车,欣赏着临澧高桥村的乡野风光,不由想起唐代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高桥村有一口千年古井,清冽甘美。十几户人家围着古井筑屋而居,形成了村落。大家取井水蒸饭、洗菜、煮茶,据说,喝了这井水还可以祛病延年。相传,明嘉靖年间,江南大旱,皇帝巡察旱情,到了临澧县高桥村,干渴不已。一老翁取井水送给皇帝。皇帝连饮三大碗,如饮甘露,赞不绝口,于是赐名“凉水井”。村落遂以凉水井名之,后更名为高桥村。

高桥村的林家,诗书传家,自唐始,家族多人入宦,成为一方望族。斗转星移,1949年10月1日,从小喝凉水井水长大的林家后人林伯渠,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时值七月,阳光洒满凉水井。掬水而饮,清凉沁入心脾,精神为之一爽。

离开凉水井,我驱车来到林家大院。林家大院入口处,汉白玉石柱上镌刻着林伯渠的诗句“一滴终须归大海,几人到此悟平生”,我细细品味,不禁热泪盈眶。

林家大院,坐北朝南,前有稻田莲塘,后有茶山;院旁,千年古柏,青翠碧绿。导游带我进了大院。大院共为三进,每两进之间设一天井。两侧是封火墙,青砖蕴含岁月沧桑,静穆凝重。室内,门、窗、壁、地板均用木板拼合而成,用桐油刷成深褐色。走进后堂,“九牧世家”匾牌,高悬梁上。故居内开设六个陈列室,陈列着林伯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资料。林伯渠追随孙中山,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万里长征。朱德诗句“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记述了林伯渠在延安生活的一个场景。《开国大典》的油画上,有林伯渠清癯的面容。

高桥村以“林伯渠故居”为核心,围绕“故园、陵园、田园”,将村庄打造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林家大院常年瑞气萦绕,霞蒸云蔚。今日高桥村,早已不是几百年前的凉水井村了,林伯渠在《春节看花市》中的诗句“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便是今日高桥村的写照。

从林家大院出来,原野寂静,只有蝉鸣悠扬。我独自沿沥青路徐徐而行。

不远处,静静伫立着二层小楼,大门敞开,有菜香扑鼻而来。我走进大门,对正在炒菜的大嫂说:“我能在你这里吃中饭吗?”大嫂回头一笑:“前边有农家乐。”我说:“我喜欢家常便饭。”大嫂高兴地说:“好啊,欢迎你。”一碟芹菜炒肉丝,一碟鸡蛋炒青辣,一碗丝瓜汤,平常的午餐,使我想起少年时在农村的生活:天天小菜,不见油荤。几十年过去,农村的一日三餐亦如过节。

闲谈中得知,大嫂的老公在县开发区工厂上班,她本人在村里,入股了莲鳖混养特色产业。“什么是莲鳖混养?”我问。大嫂笑吟吟地告诉我:莲鳖混养,就是在池塘里种植香莲,饲养甲鱼。位于高桥村凉水井片区的这段溪沟,已经淤堵了60余年,下雨淹没农田,晴天干旱恶臭,严重影响了周边百姓的生产生活。2020年,临澧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引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550万元,新建排水渠、灌水渠,又修筑拦水坝以及提水泵站,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同时还配套建设了机耕道。此举不仅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还带动了周边香莲、莲鳖混养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我问大嫂:“钱多了,不在城里买房?”她笑眯了眼,说:“我们这里,比城里强百倍。我才不想进城呢。”我对大嫂的话将信将疑,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高桥村,2018年11月,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21年11月,被授予“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称号;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难怪这大嫂不愿意进城了,如此富庶宜居之地,恐怕不想进城的远不只她一人吧?

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村民们的创新创造和努力,使今天的高桥村独具魅力。散落在路边山坡的平凡人家,给这片风水宝地带来了无尽的诗意。

责编:陈普庄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