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芦笙活起来、火下去——一位侗乡退伍老党员的非遗情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24 11:13:41

让芦笙活起来、火下去

——一位侗乡退伍老党员的非遗情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李叶道 杨军满

春末夏初时节,一拨拨游客涌进侗乡通道。

该县坪坦乡坪坦村芦笙广场,夜幕降下,篝火燃起。悠扬高亢的芦笙曲中,游客围着篝火,与侗乡人手拉手,跳着欢快的多嘎多耶舞。

场地边,年逾古稀的吴国斌领着一众人,卖力地吹奏芦笙,腮帮子鼓得老高。

如今,芦笙不仅是侗乡人劳作之余自娱的乐器,更是一种特色文旅元素,把游客领入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俗之中。这其中,有吴国斌的一份功劳,一生热衷于芦笙研究与技艺传承。

歌舞必有笙,笙起众人聚。无笙节无味,有笙乐无穷。作为芦笙演奏与制作发祥地之一,坪坦乡因精湛的芦笙演奏技巧与技艺传承,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芦笙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国斌是坪坦村的一位老党员、退伍老兵,从20岁开始便从事芦笙乐器研究。聊起芦笙,从制作选材到音色调整,从芦笙种类到芦笙型号,从传统芦笙表演到现代多管芦笙演奏,杨国斌都有自己的见解。

“芦笙是侗族的精神寄托,是侗族的灵魂。我酷爱芦笙,我要把掌握的技艺传教给后代,发扬光大。”吴国斌说。一己之力虽有限,却是燎原星火。为确保芦笙技艺传承,吴国斌多年如一日,坚持为村寨免费维修芦笙,以及开展芦笙演奏及制作义务教学。

芦笙制作工艺复杂,维修更是颇费功夫,不但需要耐心,更要独具匠心,非一般人所能为。

芦笙取材的最佳时间是中秋时节,也是野蜂和毒蛇最活跃的季节。为制作高质量、音色纯正的芦笙,吴国斌常冒着被蛇蜂蚊虫叮咬的危险,上山寻找制作芦笙的材料。

“质材较好的南竹最适合做共鸣筒,绵竹做芦笙竹篾,深山笙竹做笙管。芦笙制作,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大意。否则,浪费了上好竹材不说,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怀抱对芦笙的喜爱,以及对非遗文化的敬畏,吴国斌制作的芦笙每一把都是精品。

让非遗不断焕发光彩,传承必须后继有人,才能发扬光大。为此,吴国斌积极培养新人,传授技艺。坪坦村的大多数村民,无论老少,几乎都跟杨国斌学过芦笙。

倾囊相授,孜孜以求。坪坦村芦笙演奏新人辈出,成绩婓然。2013年,坪坦村芦笙队参加湖南秋季博览会艺术表演,获得金奖,还相继到怀化、重庆、香港、佛山等地表演,当地群众好评如潮。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有人问杨国斌,你这么大年纪了,还痴迷传承芦笙文化,不嫌累吗?吴国斌淡然一笑:“我是地地道道的侗人,有义务把本民族的芦笙文化传给下一代,每次做成一把芦笙,当悠扬的声调响起,内心就有成就感,浑身也觉得舒坦。”

侗族自古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芦笙既是侗族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之一,也是侗族节会表演时的必备民族乐器,充当了侗族民间日常交往的重要载体。

吴国斌经常带队与周边村寨开展侗族“为也”(走寨做客)文化交流活动,芦笙比赛、跳多嘎多耶舞,促进侗族村寨间的友好往来,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问及今后打算,吴国斌说,要在有生之年把侗族芦笙文化艺术特点研究深、研究透,把芦笙的音调进一步拓展运用,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音乐艺术,让芦笙活起来、火下去。

责编:李夏涛

一审:李夏涛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