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14年间先后捐献遗体器官,一家三口因爱“团聚”

  三湘都市报   2024-04-22 20:52:0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杨丽红 潘爱华

28岁的女儿首先离开,随后是相濡以沫的妻子,最后是追随家人脚步的任正武。14年间,长沙这一家三口把“奉献”当作人生目标,逝世后捐献遗体器官。转身离开后,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团聚”,这种大爱,让人泪目,敬佩。

4月20日凌晨,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接到了长沙市天心区任正武老人去世的消息,工作人员难掩哽咽。

14年来,老人与红十字捐献工作人员一直有联系,亲手送走了女儿和妻子。并多次郑重嘱托,自己走后,一定要为他完成捐献,这是一家人“团聚”的方式。大爱之家,有着令人动容的故事。

女儿意外离世,父母含泪捐献遗体角膜

任正武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与妻子恩爱和睦,女儿任艳乖巧孝顺,改变从2010年的冬天开始。

(任艳生前照片。)

一月的凌晨非常寒冷,任艳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头部严重受伤。在医院经过积极治疗仍旧没有好转,一直昏迷不醒。任正武和妻子不停地在女儿耳边呼唤,希望她好起来,但孩子始终没有反应。

在病床上躺了11个月后,任艳因器官衰竭,不幸离世。一直在床旁照顾的任正武和妻子桂汉林,含泪联系湖南省红十字会,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夫妇俩,主动捐献了女儿的眼角膜和遗体。

“大体老师”十分稀缺,这一举动也激励了不少人,“大体老师”成为不少逝者临终前的大爱选择。任艳的一双眼角膜,为两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

和妻子约定捐献,他亲自为她实现心愿

女儿去世后,两位老人也约好年后一起捐赠遗体器官,全家人为社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2021年7月28日,65岁的桂汉林因心脏骤停,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告别妻子后,任正武帮助她实现了人生最后一个愿望——捐献遗体角膜,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报道采访。   

(任正武与妻子桂汉林生前合照。)

“老伴生前就说,她去世后还想给国家做点贡献,遗体火化还不如捐献给国家,帮助更多人减少病痛。”当年的采访中,老人向记者复述老伴说过的话,坦言这也是自己的心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温暖洋溢在记者心中。

湖南省红十字捐献工作人员同样清晰记得,聊起女儿和妻子,任正武老人悲痛却也平静。“他说,妻子女儿虽然离开了,但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都选择捐献遗体和角膜,她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长沙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捐献者纪念碑’上。他会常去探望她们,以后也将追随她们,捐献遗体和角膜。”工作人员清晰记得,当时任正武看着女儿妻子的照片,回忆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感觉十分幸福。”

追随女儿妻子脚步,一家人以爱之名“团聚”

2022年,任正武老人慢阻肺病情日渐加重。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钟红静主任、省红十字会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负责人等一同来到老人家中看望。任正武一再嘱托:“我走了之后,也跟女儿和妻子一样,能捐的都捐了,这件事就拜托你们了。”

2024年4月20日凌晨,任正武安静离世,接到消息后,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一同赶赴现场,帮助任老完成生前夙愿。

经长沙爱尔眼库评估,老人眼角膜质量良好,已于4月22日帮助一位角膜溃疡患者完成移植手术。遗体则被接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跟女儿和妻子一样,成为一名“大体老师”。

他的名字同样镌刻在长沙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捐献者纪念碑”上,一家三口以爱之名再次“团聚”。

(14年前,年仅28岁的女儿离世,一家人鲜有的合照。)

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负责人介绍,随着遗体角膜捐献的宣传普及,眼库历年来接受过多例“夫妻捐”“兄妹捐”“亲子捐”……但一家人全部实现捐献还属首例,这份大爱值得永远铭记。

责编:许利文

一审:李琪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