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勇:不停歇的“全能新农人”

王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22 09:49:28

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智勇,会养殖、能种地、懂卖货,集农资店主、种田大户、农机手、休闲农场主于一身——

不停歇的“全能新农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杨嗲嗲,你的肥料到了。”4月22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去,一位精干的中年男子搬起几袋复合肥,放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一农户门口。随后,他启动车辆,驶向下一个送货点。

中年男子是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智勇。身为总经理,戴智勇亲力亲为,会养殖、能种地、懂卖货,偶尔修坝筑路;农资店主、种田大户、农机手、休闲农场主……多重身份交织,让他成了一名不停歇的“全能新农人”。

“如果按工作8小时算一天的话,我一年要工作600天。”他跟记者开着玩笑。

能扛事,“烂摊子”变成生态种养基地

“能扛事”,是当地群众对戴智勇最深刻的印象。

2016年底,金井镇新沙村蔬菜种植园老板经营不善,留下200余亩几近荒芜的土地和数十万元债务。

不能让良田荒废。戴智勇拿出10多年积攒的血汗钱,将这200余亩地流转到自己名下。

他正准备大展拳脚时,流转土地的农户和在蔬菜园干活的工人纷纷上门,讨要拖欠的流转费和工钱。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责任感刻在戴智勇骨子里。他请村上出面协调,支付部分流转费和工钱,剩余的等土地有了收益再补齐。

现在,“烂摊子”摇身一变,成了藕鳖、稻鱼共生综合种养基地。4月初,记者看到,莲叶抽芽,娉婷摇曳;水下有甲鱼、鲢鱼、草鱼游弋,鸡鸭在田间觅食,田埂上桑葚已挂果。

戴智勇说,综合种养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用稻花及稻田的杂草、虫等养鱼,鱼清除水稻枯叶,鱼粪提供有机肥。“7年来从未施过农药,真正做到了生态种养。”

他算了一笔账,按每亩100公斤稻花鱼计算,市面每公斤售价30元,原本每亩地只能产500公斤稻谷,如今不但收获了优质生态大米,还有2000多元水产利润。除去开支,基地一年净利润有30万元。

2018年,戴智勇生产的智康农业大米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后又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去年10月经过公开招投标,产品进入长沙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

善学习,良种良机良技种出“吨粮田”

眼下,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期。戴智勇十分忙碌,再生稻和早稻种子刚播种育秧完毕,翻耕又迫在眉睫。

“再生稻一次播种、两季收获,季节性强,时间上一点也不能耽误。”戴智勇说,今年他请了10多名帮工,还用上了新机器。

“除了抢农时早播早栽,再生稻还要注意什么?”记者向戴智勇请教。

“首先要选择一个好品种。”在湖南再生稻省级专家组组长、湖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唐启源指导下,戴智勇筛选出的再生稻品种成熟期短、产量高,可实施“稻-再-油”多熟制轮作模式。

“种再生稻划得来!”戴智勇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再生稻虽然平均亩产比双季稻低,但生长周期比双季稻短,收割后还可种油菜。省工省成本,每亩比种双季稻可增收200元以上。”

去年,通过湖南省农科院组织测产,戴智勇种植的再生稻两季亩产量达到1173.46公斤,这意味着他首次种出了“吨粮田”。“良种播下,良机耕作,配以良技,我对再生稻高产信心十足。”他说。

8年时间,让戴智勇从再生稻“小白”变成了“种粮专家”,他是全县闻名的再生稻“状元”。“以前种田全靠经验,现在种田靠科技。”耕田机、收割机、抛秧机、烘干机、拖拉机、无人机……如今的戴智勇,也是多证在手的农机“达人”。

记者了解到,戴智勇在金井镇流转了1000多亩良田,2023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预计2024年突破400万元。

责编:王茜

一审:范远志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