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奏响音乐育人“三部曲”

  科教新报   2024-04-16 10:23:04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高志恒  綦艳

红歌嘹亮,唱响思政“育人”序曲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4月11日,永州陶铸中学报告厅传来阵阵歌声,祁阳市2024年中小学生建制班红歌合唱比赛决赛在此举行。从全市中小学校脱颖而出的23个班级,逐一登场演唱,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首红歌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近年来,祁阳市教育局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广泛开展“红色+”“红色行走课堂”、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打造祁阳市潘市红军学校、长虹街道明德小学等14所红色教育示范校,为学生擦亮人生“底色”。

在祁阳市浯溪一中,每天都能听到嘹亮的歌声飘荡校园。该校把音乐融入思政课,发挥各个学科协同育人的作用,制定了学生每周一歌方案,营造了红色经典歌曲天天唱、班班唱、人人唱的良好氛围,为该市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打样”。

祁阳一中的室外音乐课受到学生们好评。操场上,学生们围坐成圈,和着老师的乐器节拍,热情欢唱,操场上欢笑声此起彼落。“音乐可以融入思政课中,相比之前的简单授课,我们将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讲深讲透,到烈士故居实地走访,让学生动起来,既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又激发他们乐观向上的进取心。”音乐老师桂春媚说。

“声”入人心,赋能 “双减” 进行曲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祁阳市明德小学通过开展“祁阳小调”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祁阳小调”纳入音乐课程,在三、四年级进行试点,课后服务开设特色社团,专职教师课堂传授祁阳小调的表演方法和技巧。该校每年还会举行“祁阳小调”年级比赛活动,让学生品味非遗文化之美。祁阳市龙山街道民生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习口风琴纳入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中,全校每周利用一节课后服务课学习口风琴演奏。学期末还会举行年级口风琴比赛,营造了“班班有琴声、人人会乐器”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年,民生小学也将口风琴学习正式作为校本课程,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的专业性、科学性、趣味性。

祁阳市各校在做好课业减负增效的同时,积极拓展音乐教育活动。局教研室、基教股、体艺卫股、教师工作股协调推进各校音乐教学教研、特色项目发展及安排各项大型活动与比赛,发挥各校潜力,实现管理机制、师资调配、学生培养、赛事活动“一体化”,各校结合“课后服务”,开设祁阳小调、口风琴、葫芦丝等各类特色课程80余种,逐步形成“一校一品”。

向美而歌,奏响“五育”合奏曲

阳春三月,浯溪一中合唱团的学子们走进田间山头,赏花观景,为春天献上一首《上春山》,用歌声铺展一幅美好的诗词画。“2022年,我挑选一些热爱音乐的学生,开始合唱训练,创作专属浯溪一中合唱团的歌曲。”音乐教师、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杨劼介绍。

在艺术节现场,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小苔米器乐团”演奏的串烧节目获得器乐类小学组的第一名。 “我们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我希望通过音乐与孩子互动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校长唐智琴萌生了创办乐团的想法后,“小苔米器乐团”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在祁阳,音乐课有多种形式,把音乐课堂“搬”到户外,将舞台延伸至田间地头,创造性地开展各种音乐教育活动,鼓励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推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育人。近年来,祁阳举办建制班合唱比赛,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等大型活动30余场。

祁阳市教育局把“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作为育人目标,以评价目标引领育人全过程,建构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协商的多元评价体系,全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逐步形成“评价—分析—反馈—应用—发展”评价工作“闭环”。

责编:李佳玲

一审:李佳玲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