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萌 湖南日报 2024-04-15 07:22:5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卓萌 通讯员 杨金蕾 杨帆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常德市古琴制作非遗传承人李秋海,一门心思研究斫琴,一腔心事付与瑶琴,让一块块木头“唱”出古老的金石之音。
李秋海正在粗磨古琴弦路。周献坤 摄
放下“饭碗”,追求热爱
青山绿水环绕,小院曲径通幽。走进位于津市市灵泉镇神九堰风景区的六和琴坊工作室,10多台古琴半成品立在墙边,有些还是木胚,有些已经上完底漆。“这床琴是伏羲式,这床是仲尼式,还有蕉叶式、落霞式等多种制式。”一聊起古琴,李秋海便打开了话匣子。
斫琴,李秋海是半道出家。生于1967年的他从小学习工艺美术,年轻时做过室内装修设计、平面设计、印刷等,后来又做了30年摄影师。但这些工作于他而言,只是养家糊口的“职业”,谈不上热爱。
2014年,李秋海来到杭州一家古琴厂担任专职摄影师和视觉总监,负责为每一床古琴拍摄产品图。
接触古琴后,李秋海为其浑厚苍古的音色、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古琴制作,包含选材、造型、槽腹制作、琴面绘图、灰胎、面漆等上百道工序,综合性很强,在厂里,由木工、漆工、雕工等多个不同工种的技术工人共同完成。”巧的是,这些工艺李秋海在过去的工作中都有涉及,都能单独完成。李秋海更加相信,自己和古琴有缘。
那时,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李秋海没了生活的压力与顾虑,热爱手工创作、倾心传统文化的他,决定“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成为一名斫琴师。
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厂长,借着工作的机会,仔细观察斫琴的每一道工序,一边学一边试着自己做琴。
2016年,李秋海回到澧县,开启全新的斫琴事业。2018年,他将工作室搬到优美静谧的津市神九堰风景区,潜心研究斫琴,还创立自己的古琴品牌“三谦堂”。今年,古琴制作技艺被列入常德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李秋海正在精修槽腹。周献坤 摄
随心而动,琴如人生
“制作古琴,在选材之外最核心的工序便是挖槽腹。”李秋海抱出一床未完成的琴,架上试音台,只见琴体由面板、底板两部分组成,“中空部分叫槽腹,也就是琴的共鸣腔,它决定着琴的音色。面厚底薄,木浊泛清;面底皆薄,木泛俱虚,其声疾出……”
一床好琴,制作过程中要反复打磨调整。李秋海告诉记者,每根弦每个徽位都要一遍遍试音,然后修改槽腹,直到琴音臻于理想效果,才可以合板。合板后披麻挂灰,挂灰要挂七八道,从第一道的40目一直到几百上千目,越来越细腻。每一层都要干透,才能继续下一步。
正因工序如此复杂繁琐,斫一床古琴往往要花两年时间,非静心者不能成。到神九堰的头两年,李秋海全身心扑在斫琴技艺上,顿顿吃泡面,有时候一连几个月不与外人来往。
有一次在斫一床古琴时,李秋海始终觉得音色不尽如人意。日夜琢磨,竟在梦中得到高人指点,醒来后按照指点的方向调整,果然音色更漂亮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梦中的高人就是自己的潜意识吧。”李秋海悟了。
在李秋海眼里,每张古琴都有自己的个性,因而也就有适合其演奏的曲目风格,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闲暇时,他也会抚琴一曲:“弹奏古琴讲究随心而动、顺乎自然。和斫琴一样,要摒除浮躁、沉心静气,才能清楚地听到内心的声音。”
李秋海正在弹奏古琴。津市融媒记者海原 摄
宁静清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秋海的斫琴技艺日益见长。前几年慕名而来的只有业余爱好者,现在,不少资深琴友、古琴专家也纷纷前来切磋,李秋海听取他们对琴音的评价与建议,不断精进自己的斫琴水平。
去年,一位客居美国的成都顾客在网上看到李秋海记录斫琴日常的短视频,找他购买了一床神农式古琴,取名“怀丹”。“这位客人非常热爱古琴文化,在国外都坚持学习。我的琴能漂洋过海,在大洋彼岸奏出优美的旋律,非常感动。”李秋海自豪地说,希望自己斫制出更多古琴精品、珍品,为澧水流域古琴文化传承发展尽一份力。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4月15日第6版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