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把就业服务工作做早做深做细 ——“2024年就业启示录”之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2 08:10:05

眼下正值“金三银四”春招季,但对于就业服务,每个人的感受或许并不相同。大学生直喊就业之“难”,各地却不断发布紧缺人才目录求解人才之“渴”;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台”的招聘会热热闹闹,但真正“配对”成功的可能并不多……这些感受“温差”,背后是就业服务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应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突破口。

拿就业结构性失衡来说,日前有媒体报道,小语种导游日薪超过千元仍十分紧缺。人工智能、新能源车企等行业高薪招不到人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很多地方,既存在“有人没活干”的难题,也出现了“有活没人干”的困境。

这并非是用“就业难”的“盖”,去配“招工难”这口“锅”的简单问题,它需要在实施就业政策和提供就业服务时增强前瞻性和主动性。比如,专业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变化动态调整优化,就业指导要落实到培养方案调整和课程设置上……集成各项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市场需求与就业需求的错位自然会逐渐减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里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于就业服务而言,在宏伟的政策与朴素的感受之间,正是需要把工作做得细致一些、深入一些,找出那些具体约束、解决那些实际问题,以弥合个体微观感受之间的差异。

这样干工作难吗?难,得多到招聘会现场去,沉到“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求职服务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听听求职者有什么诉求,看看招聘企业有什么困难。近期,有的学校在招聘会现场增设了简历修改、求职礼仪、面试模拟等服务,可以说正中大学生们求职的痛点。这些具有针对性、精准性的举措能制定出来,说明相关部门事先已经做了很多功课。这样的就业服务虽然做起来难,但只要进而在精益求精中不断提升求职者和企业的获得感,取得的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简历制作没经验、面试答辩缺技巧、信息渠道不畅通……求职者们特别是大学生遇到这些困难很正常,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不能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及时把问题解决掉、情绪化解掉,帮他们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从与求职服务有着强联系的变量入手,把工作往前做、往深做、往细做,多给求职者们搭建一些桥梁,就能让他们试错的成本低一些,无谓的焦虑少一些。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