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很美,你听!与刘玲琍并肩,他们都是追逐翅膀的人

  三湘都市报   2024-04-11 22:34:15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张浩 图 视频 项炜 谢佳燊 通讯员 肖瑶

“你轻轻地走过那,在风雨花丛中……”,空灵、清澈、宛如天籁之音。这条火遍网络的短视频,是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四位视障女孩合唱的《最美的瞬间》。她们的故事登上荧幕,被更多人知晓,也激励更多的特殊孩子奋发图强,勇敢追梦。

衡阳特教老师刘玲琍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后,让更多人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残疾儿童身上,也看到了倾尽所能为“折翼天使”寻找翅膀的特教老师们,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张雪梅、刘涛,就是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存在。

(4月11日,张雪梅在启智班与自闭症孩子互动。)

一眼结缘,青春奉献特教事业

来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前,张雪梅一直在普通学校任教。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业余时间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8年前的一次支教途中,张雪梅接触到了一名因意外不幸进入“无光世界”的视障儿童睿睿(化名)。

“张老师,我的梦想是可以登上舞台唱歌。”望着睿睿稚嫩的脸蛋、期待的表情,张雪梅决定教她唱歌。

“孩子其实有唱歌的天赋,音准、声甜。”张雪梅说,凭着对梦想的执着,睿睿坚持学习了一年多,她也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期待着睿睿能有所成就。

“唱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不如学些手艺活儿,将来还能养活自己。”睿睿父母的这一句话,打破了沉寂在孩子心底的梦想,也让张雪梅感到无比惋惜、失落。

“其实,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那一次经历,让张雪梅有了投身特教行业的想法,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帮助她们实现梦想。

2016年9月,张雪梅放弃了原本的工作,通过公开招考,进入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视障班音乐课,并担任了一个低年级启智班的班主任。

(4月10日,张雪梅在视障班教孩子们唱歌。)

用心用情 ,走进孩子内心深处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了。”启智班里,想象中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内,8名学龄前孩子,低埋着头。冷淡地回应,让张雪梅有些尴尬。

“挫败感一下子涌上心头。”来之前,虽然在心里无数次设想过与孩子们首次见面的场景,现实是张雪梅没有料到的。

张雪梅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回过头来发现教室里少了一名学生。启智班的孩子,有的有自闭症,还有少数是唐宝。

“孩子要是偷跑出学校,那就不得了。”张雪梅马上沿着教学楼寻找,找遍了楼道、厕所,硬是没发现学生人影。张雪梅手足无措,在另一位学生的指引下,在办公楼后坪的小花园里找到了偷跑的孩子。

那一刻,张雪梅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教好这些特别的孩子,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接下来一段时间,张雪梅利用业余时间向其他老师“取经”,又查阅了相关书籍给自己“充电”。

此后,班上时常会有学生突然“失踪”,但张雪梅总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我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内心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很高兴,能慢慢走进他们小小的世界里。”

(4月11日,张雪梅带着视障班的学生在室外练声。)

音乐旋律,点亮 孩子眼里的光

从启智班到视障班,又是一个新的领域。视障教育、交流和沟通的难度之大,让张雪梅始料未及。

“听说老师很漂亮,我可以摸一摸你的脸吗?”就是这样一个温柔又小心翼翼地抚摸,触动了张雪梅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

张雪梅发现,视障孩子除了学习上有困难,更大的障碍其实是心自卑。“孩子们看不见,或许音乐能让他们变得开朗、找到自信呢?”

为了让视障孩童重拾信心,她利用专业所长,组建了视障合唱团,用音乐治愈伤痛,叩响黑暗世界里孩子的心灵之门。

对于视障学生而言,学习唱歌需要克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一首歌要分开背词、记曲再和声,前前后后至少要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开始,孩子们都不敢放声高歌,只在无人的角落里轻声哼唱。 “我会把他们带到室外,站在操场上、跑道上、走廊上大声歌唱,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自信!”从一开始的小声唱、躲着唱,到可以站在操场上放声歌唱,再到镜头前自信地演唱,孩子们一点一滴地进步,都离不开张雪梅的鼓励。

“你笑起来真好看!”这句话,是张雪梅的口头禅。合唱团的曾露露,以前总是低着头,不敢说话,现在笑容多了,也自信了,上课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成绩也在上升。

在孩子心中,张雪梅就是他们眼中那道最明亮的光。

一次机缘巧合,张雪梅在网上发布了视障班学生合唱的《最美的瞬间》,登上了微博热搜。2023年2月13日,张雪梅和视障班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登上了央视《24小时——遇见你》栏目。

(4月11日,刘涛在高年级听障班上数学课。)

以灯传灯, 听障孩子 也登上特教讲台

如果说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孩子们是“折翼天使”,那他们身后默默付出的特教老师就是一个个寻找翅膀的人,他们倾尽所能,穷极一生,为特殊的孩子们找到展翅高飞的翅膀。刘玲琍是这样,张雪梅也是这样。

有些特教老师,还有着双重身份。今年44岁的刘涛,是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老师。他有另一重身份,曾是刘玲琍高年级班的学生。由于入学较晚等原因,刘涛没有学会说话。但在刘玲琍的影响下,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

1998年,刘涛从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进入武汉一所聋哑学校读高中。随后又通过考试,进入天津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2005年,大学毕业的刘涛回到衡阳特殊教育学校,成了一名特教老师,担任高年级听障班的计算机和数学老师。

高年级听障班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学会开口说话,师生只能通过手语交流。要把孩子们教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行。刘涛带的第一个班级,就让他尝到了苦头。

“他刚参加工作时,一脸腼腆。”同事蒋旭峰说,学生们看刘涛也是个“毛头小子”,有的会偷偷溜出去玩。怎么办?刘涛心想自己也曾是听障学生,偶尔也会心生叛逆,做出一些违反校规的事。

刘涛决心转变身份,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们沟通。渐渐地,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们也慢慢开始喜欢这位大哥哥一样的老师,都亲切地称呼他“涛哥”。

班里一名叫唐昱(化名)的学生,有拿同学零食的习惯,刘涛发现后,并没有以批评方式去教育。他知道,唐昱来自农村,家里条件不好。发了工资之后,刘涛买了一大堆零食塞到唐昱怀里。从那以后,唐昱再也没有拿过同学的东西。

“学校要准备材料,外面的打印店都弄不好。”蒋旭峰说,但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工作,刘涛信手拈来,“他在负责教学工作时,还主动担负起学校文印工作。”

他们是追逐翅膀的人

特教教师这一群体面对的是身体或心智有缺陷的特殊儿童,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与辛酸,他们的贡献与知晓度有着极大反差。

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特殊教育只有5.6万专任教师,随着入学人数不断提升、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教教师数量也在不断上升。2023年,我国共有7.7万特殊教育专任教师。

他们或双脚沾满泥土地走进乡村课堂,或奔波忙碌于县城的学校,或隐匿于城市之中走向一尺讲台。无论身在何处,皆为繁星,点亮了特殊学生的天空。

无论是静寂中为听障儿童打开无声世界的大门;还是黑暗中用歌声点亮视障孩子的心灯;或是亦师亦友的陪伴,教给残疾儿童一项赖以生存的技能,他们都是为了让“折翼天使”展翅高飞,竭尽全力追逐翅膀的人。

责编:孙燕飞

一审:张浩

二审:黄娟

三审:彭治国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