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无用之书”,为何极具“性价比”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4-11 15:30:27

“希望同学们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多给生活‘留一点白’,抽出时间多读点‘无用之书’。”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校长的一段讲话引发关注。

网络配图
  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校长没有倡导学生多读更具实用性的工具书,而是指向了所谓的“无用之书”,鼓励学生“陶冶闲情雅趣,驻足诗意人生”,这种非功利化的倾向,让不少人感到眼前一亮。
  事实上,舆论场上关于“读无用之书”的讨论并非新鲜事。这些年来,不论是媒体,还是一些知名人士,都倡导公众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读“无用之书”。即便在不少公众的日常印象里,阅读所谓的“无用之书”,很难在短期内带来技能上的提升和经济上的改善,也很难解决当下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难题。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倡导和鼓励公众多读“无用之书”呢?其根本原因或许还在于,人的一生不应当、也不会只局限于短期的“有用”和“无用”之间,那些完整人格的塑造、多元价值的引导和精神愉悦的获取,都与这种“无用之书”有着密切的关联。
  换言之,相比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具实用性的工具书,阅读“无用之书”本身当然不会带来即时的、短期内就能呈现的社会效益。但阅读“无用之书”,其作用会以极其细腻的形式,展现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在拓展视野、滋养内心与激发创新能力等层面,无疑都会有相应的体现。
  要知道,人之一生的丰富性和复杂程度,令其不可能只面临短期内的难题。阅读所谓的“无用之书”,对解决那些长久的、与人类精神世界有关的难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面对未来生活,除了要有充足的经验性知识外,拥有超前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自然有助于提高个体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复杂挑战的能力。
  从功利化的角度看,阅读“无用之书”的作用往往会体现在某种关键时刻。而过往的经验也表明,那些改变世界的天才与“天才之作”,无一不基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之所以能够涌现,也离不开日常的积累。
  除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之外,回到具体场景去看,文学似乎就经常被看作是“无用之书”的典型代表。但正是那些经典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才反映着的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丰富,那些看似与现实关联不大、脱离日常生活的内容,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去理解真正的世界,即便文学作品只是作为生活的一个切面在书写。
  更进一步看,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有关于阅读的争论,好像就离不开“有用”和“无用”这两个词。从以往中小学课堂上常见的“这些又不考,你读它有啥用”,到当下偶尔可见的“这个专业没啥用,读了也没意义”等说辞,都是以短期内的实用性为目的。好像一旦脱离了这个目的,那这种行为就显得很没有“性价比”。
  但如果深究就会发现,这种争论其实毫无意义,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幼稚。就像争论“文科无用论”一样,那些对阅读还要区分“有用”和“无用”的想法,在当下看起来多少带着点“腐朽”的味道。且不说那些由阅读“无用之书”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个体而言,阅读本身在精神层面带来的愉悦感,就已经值得人们去花费时间了。
  更何况,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迅猛的时代,在日常的奔波中,人们难免会被现实压力所裹挟,进而忽视了对内心世界的关照。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读“无用之书”,给生活“留一点白”,通过阅读抵御那些变化所带来的疲乏感,其实也是极具“性价比”的事情。
  也因此,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当一所知名高校的校长鼓励学生多给生活“留一点白”时,这里面不仅体现着大学教育者身上的某种诚恳,也在无形之中显现出了大学对教育本质的追求——教育不能仅仅只教授实用性知识,那些看似“无用”的内容,也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必需品。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