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茶陵抗美援朝功臣吴聪开——一片赤子心 许国也许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08 17:02: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罗邦 记者 刘韵霞

“我们把外公这些东西捐出去吧,目前湖南省革命军事馆正在征集文物,外公很多特别有价值的物件都遗失了,现在留下的也被腐蚀,纸质书本再过几年可能坏了就留不下了,外公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后代都要铭记他的功绩。”时隔7年第二次返乡祭祖的某部军官彭军华向家人提议,而这一提议大家纷纷表示同意。彭军华随后联系茶陵县人武部,受到高度重视,记者专门到其家中调研采访,清理出抗美援朝功臣吴聪开老同志革命实物50余件,并对其参加革命的事迹进行采访。

捐赠仪式后合影留念

88岁的吴聪开妻子兰秋娥身体还比较硬朗,虽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但她更多的还是喜欢自己种种菜,自力更生,不想为儿女增加负担。

“奶奶,能不能为我们介绍您爱人在部队的故事呢?”记者问道。

吴聪开赠与爱人的照片

兰秋娥迟疑了会,而后眼露坚定,起身走到衣柜旁,从夹层抽屉里拿出了一张黑白照片,因年代久远照片有点褪色,照片右下角似因触摸久了磨损更显严重,照片中间保存的比较完整。只见照片中青年身着军装,脸庞清秀而棱角分明,眼含笑意而略显帅气,左胸上佩戴有十个奖章功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标识显示这张照片是革命时期拍摄的。翻到照片背面,四行工整小字写着“我的爱人——秋娥同志留念   您爱 聪开赠 1955.2.9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摄于广东赤坎”,“这就是我丈夫年轻时候的照片。”兰秋娥拿着照片说道。

“哇哦,外公还真是会撩哦。”外孙女彭军倩惊呼笑道,兰秋娥掩面羞笑,有点不好意思,眼中含着泪水,思绪也回到70多年前。

心怀报国志,湘东优秀学子自荐参军

说起丈夫吴聪开,兰秋娥神采飞扬,似是能与其结成连理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但因年代久远,记忆断续,在大儿子的补述下,故事渐渐完整。

县人武部到兰秋娥家中采访

“我爱人吴聪开自小聪颖好读书,时常跑去私塾院门外偷偷听讲,教书先生好心收留得以启蒙,7岁至16岁靠邻里救济和半工半读,上完秩堂镇列宁小学(省级红色革命纪念学校),后成绩优异免试入读茶陵县立初级中学。求学期间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爆发,目睹日军侵华烧杀抢掠、国民党执政祸国乱民,立志投身行伍保家卫国,同时坚持强身锻体,尤其喜欢研读医学类书籍,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兰秋娥说。

“我父母是结的娃娃亲,都是一个村的,两家关系特别好,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也比较好,母亲家没钱供上学,父亲就经常上学回来教她认字识文。父亲的字写得尤其工整漂亮。”大儿子吴铁凡脸露笑意在旁讲述道。

“1949年11月刚年满17岁,我爱人听闻同乡的革命前辈龙书金将军(时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副军长)回乡探亲,便瞒过父母亲人,偷跑到龙军长家中毛遂自荐、先后4次递交申请书和决心书,软磨硬泡要入伍参军保家卫国,龙见小伙子参军志愿坚定,举止有礼、谈吐不凡,尤其写得一手小楷好字,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借着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的关系,推荐其去铁道兵团二支队卫生处担任文员。之后参加了湘桂、粤汉铁路抢修,有力支援解放华中南战争。”兰秋娥讲述道,“对了,他还获得过纪念章。”说着,便起身走到存放丈夫旧物的箱子里翻找着,不一会翻出来奖章纪念章十余件、证件证书六七本、在部队看的医书四五本,书中第一页还盖着所在部队的章。这些物件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心中更是充满对这位老功臣的敬意。

随部队入朝,卫生员两次荣立三等功

在一堆功章纪念章中,有一枚银质奖章保存的比较完好,正面刻有一名手握长枪的战士,一个圆圈里面刻有五角星,奖章背面刻有四个朝鲜文字。

吴聪开功臣证书

兰秋娥拿起功章继续讲述道,“我爱人1950年11月,首批随铁道兵团部队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四师二十四团一营二连卫生员,随部担任前进抢修和分段保障任务,为前线作战部队改善物资供应路线。1951年8月,在京义线新安州至西浦、价川区域,参加艰苦卓绝的反“绞杀战”,最终粉碎“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保障铁路运输畅通,建成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12月,在被美军机轰炸燃爆的茅草棚里,舍身抢救出2名朝鲜儿童,获朝鲜政府颁赠银质军功勋章。1952年9月,在敌机密集轰炸扫射下奋不顾身抢救多名轻重伤员,悉心为战友救治,使其全部脱险并尽快恢复战斗力,期间自己头部不慎被两块弹片击中负伤,荣立三等功。”哽咽的声音中,难掩自豪之情。

“其他还有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章、东北区物资交流(展览)大会纪念章等,这些具体什么时候获得的,我爱人也没细说。1973年9月,因工作需要他去茶陵县人民武装部换发了证件,证件上写着立三等功两次,受奖2次,现在有几个证书、奖章也找不到了。茶陵县人民政府赠的‘功臣之家’牌匾只留下照片,实物已经遗失了。”兰秋娥手中摩挲着照片叹息道。丈夫去世后,为避免睹物思人,子女将很多丈夫的物件都烧掉了,留下的这些功章纪念章显得尤为珍贵。

“父亲在世时,曾讲述他和英雄黄继光的母亲合过影,早些年儿子们还见到过这个照片,可惜现在却找不到了。”吴铁凡遗憾的补充道。

回国再创业,铁道兵转战南北建祖国

“奶奶,你爱人到部队后建功立业,那他什么时候回来跟你结婚的呢?”记者问道。

兰秋娥沉思片刻,说道:“大概是在抗美援朝胜利后回到国内,第一次休假回来和我结婚的,待了没几天就回去了,回去那天清楚地记得是1954年正月16日。当时听他说起还有好几个朝鲜年轻姑娘也爱慕他呢。但他还是选择了我。”说完又咧嘴笑了起来。

“完婚后爱人回到部队,有一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后来又有了通信,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1954年11月,寄给我的时候是1955年2月。这段时间我也积极参加农大读书识字,起先还是请教书先生帮忙读信和回信,后来就是自己回信了。”兰秋娥说完又笑了起来。

“后来父亲跟我们说起过,那段时间他转战海南岛、雷州半岛和湛江,参与黎湛铁路修建、以及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工程建设,通信不太方便,其实每天都有写信,但因通信不便就没寄回来,后来通信方便了又不好意思往回寄了。”吴铁凡补充说道。

“嗯,这个我知道,外公是1957年转业回来的,那个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小孩,所以大舅是1958年才出生的。”彭军华笑说道。

功臣赤子心,胸怀家国返乡艰苦创业

“1957年7月,我爱人因头部旧伤复发,医生诊断不再适合继续在部队做铁路建设工作,为了不拖累部队给组织添麻烦,自愿选择复员退伍。”兰秋娥慢慢陈述道,“回到家乡后,因为参军入伍多年,名下没有田地,便和我在河道沙洲上开荒,硬掏出来三四亩地,种田种菜补贴家用,田地里青黄不接时候,家里刚出生的大儿子连米汤都喝不上,但仍然会每月主动上缴党费。后来,找出早年学习的农林书籍,理论结合实践,在屋前和后山都栽上了杨梅、李子、板栗和茶树等作物,靠山吃山、一年都有收成,生活才得以改善。”

众人翻看着这些实物,看到有新闻采访证,茶安灌区工程指挥部工地出入证、(作文、地理、自然)笔记本,一本封面为“为人民立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四师司令(政治)”的厚厚笔记本里,工工整整记录着很多的行医笔记。

“奶奶,您说说他当民兵时候的事吧。”记者问道。

“好,我爱人因铁道兵团复员老兵和民兵营长身份,协同负责茶安灌区工程指挥部,对所辖民兵采取军事化管理,参照部队编队分组成连队投入建设工作,带头与民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遇到艰难的切方工程就用锄头挖、用竹筐挑、用独轮车推,为了节省开支,食堂没有座椅,就用钵子盛饭蹲在地上吃饭,工作量很大原本一挨着枕头就能打鼾,依然“雷打不动”每天晚上坚持学毛主席语录。最终,全体民兵排除万难、艰苦奋斗,仅用了一年零六个月建成醴茶铁路,高效、优质、低耗完成建设任务,铁路通车后,结束了攸县、茶陵和炎陵县没有铁路的历史,连通了南四县与长沙、与井冈山五个革命老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1972年5月召开表彰大会,爱人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先进标兵。”兰秋娥自豪地说道。

“我想把我爱人的这些物件都捐给国家,国家现在有需要,我相信我爱人也会这么做的。”兰秋娥说道。

随后,受县人武部邀请,人武部专门举行抗美援朝功臣吴聪开老同志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向兰秋娥授予“捐赠证书”,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兰秋娥及子女后代的心里,感觉到一种释怀。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