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只有武康路、安福路!上海人“兜马路”,要的是原生的社区感

  上观新闻   2024-04-02 11:29:15

马路是否适合行走,是否形成日常的流动,是衡量社区宜居的一项指标。

“兜马路”恐怕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场景,它普通到甚至让人容易忽略。

然而,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马路历经几十年的自然生长与规划改造,已成为观察和了解城市文化与市井民俗的一扇“窗口”。

上海,不只有武康路、安福路等“网红”马路。一些名不见经传,或是深受本地人热爱的小马路,虽不繁华却很亲民,重要的是提升了片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这些城市的“毛细血管”,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记者近日前往几条小马路进行实地探访,以一个市民的视角,用脚丈量,以挖掘小马路勃勃生机背后的关键密钥。

“碳水一条街”,深藏功与名

在徐汇区嘉陵路,有一条神奇的“碳水一条街”。仅100米长的马路上,开出了20多家小吃店铺,有四五十种“高碳水”品种。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嘉陵路探访。上午8点,不少店铺前排起了长队。不时听见油条或煎饼下锅的“嗞嗞”声,食物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各店铺的老板娴熟地摊饼、裹饼、包饭团等,递出去的小食还冒着热气。

“碳水一条街”上,早、中、晚就餐时间,排队是常见现象。

说实话,来这里“第一眼”并不会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20多家店铺里没有中华老字号,也没有品牌餐饮店。每家店铺不大,仅两三平方米至六七平方米不等,“朴实”得没有存在感。

然而,颜值不高的“碳水一条街”却极其实用。在这条街上每走两步,就能买到不同的碳水品种,有常见的早餐“四大金刚”、葱油饼、馄饨等小吃,也有羌饼、河南菜馍、馓子等各地特色食物。20多家店铺几乎不重样,各有各的拿手“绝活”。

比如羌饼老店,老板18岁学艺,在上海开店30年,前几年因为杨浦所在区域动迁遂搬往嘉陵路,做的是上海人比较少见的老面羌饼。老面羌饼,顾名思义是用老面发酵的,取代酵母粉,使得羌饼口感外层酥脆、里层松软。羌饼切开后可看见面粉的大气孔,有点像发糕,吃起来更有嚼劲和回弹感。为了追求好口味,老板每天纯手工和面,不用机器代工。

老面羌饼用老面发酵,外面酥脆、里面松口,很有嚼劲。

山东杂粮煎饼店铺的“血统”很正宗。经营者是来自山东临沂的“90后”小伙,而小伙的父母正是杂粮煎饼的创始人之一,来自临沂桃峪村。小伙自己就是当地煎饼协会的会长。因为正宗,煎饼申请了专利。记者品尝以后发现,它和上海满大街都有的杂粮煎饼相比,口味更胜一筹,外皮轻薄酥脆,包裹的油条或脆饼吃起来脆脆的,酱料更是他们的一绝。

蟹壳黄店铺的经营者是安徽的一对亲兄弟,哥哥36岁,弟弟34岁。店里只卖蟹壳黄和鲜肉月饼,一天能卖掉2000个左右。传统的蟹壳黄有咸、甜2种口味,这里还有萝卜丝、黑洋酥等口味。

萝卜丝、黑洋酥口味的蟹壳黄,各有风味。

因为广受欢迎,“碳水一条街”的店铺不只做早餐生意,一直延伸到晚市。它的辐射面很广,一条街在方圆几公里都有名气。

记者探访时看见,有阿姨特意让儿子开车,从顾戴路过来捎上几斤羌饼。嘉陵路附近有上海中学、西南模范中学等学校,一些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顺便拐到这里买小吃,而孩子毕业离开后,他们仍会定期返回,吃几口熟悉又喜爱的点心。周末时,还有一些人为了这些美味的“碳水”,慕名从郊区赶来。

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有了这条街,阿拉幸福感满满。”

“集聚”的力量,让街市和社区互相成就

上海是有马路文化的城市,一条街区的自然生长经历了不停地迭代和改造。 “碳水一条街”上开得最久的店铺已有24年,这条街市是和社区一起生长起来的。

“刚来这里时,我儿子出生才40天,现在已经24岁了。”苏北点心铺的经营者裴增秀感慨地说。20世纪90年代末,大批动迁居民在此安居,她家店算是一排店铺里开得较早的。裴阿姨和丈夫从上海人最喜欢的早餐“四大金刚”做起,之后新增了苏北老家的糖饼、馓子等品种。店里调出的咸豆浆颇受上海居民的欢迎。

裴增秀阿姨做的咸豆浆是一绝,颇受周边居民的喜爱。

蟹壳黄店铺的李氏兄弟10年前来到这里,起初几年,店铺生意并不好。“可能没有特别贴合当地居民的口味”,哥哥李会说。兄弟俩跟着叔叔学习制作蟹壳黄,叔叔在七宝老街开店18年。“七宝老街和嘉陵路这边生态不同,一个是景点,一个是居民区。”他说,景点的食客每天都在变,而居民区是固定的,这就决定了口味至上才有出路。

店铺的经营者们有共识:街市的生机勃勃得益于“人”,只要有居民汇聚,街市就有“磨合”的底气。

上海葱油饼。

这家店铺的经营者是来自哈尔滨的一对夫妻。韭菜蛋饼现做现卖,不接受外卖预订。

山东高庄馒头的蒸箱比一个成年人还高,一天卖出六七千个。

嘉陵路“碳水一条街”所处的区域是徐汇区长桥街道汇成片区,是上海典型的大型居民区,常住人口总数过万。

有了大型居民区,科学的城市规划也是促进街市繁荣的必要条件。 山东杂粮煎饼铺经营者林强提及“综合指数” 的概念。他说,街边小店的生长,除了依托居民,还和大环境有关。 比如周围有菜场、地铁、学校、公园等配套设施,“生活便利指数提高了,才会吸引更多的店铺立足”。

“早些年,龙川北路是不通的,我们看着这里规划得越来越好。”林强认为,“碳水一条街”的繁荣景象得益于汇成片区的一体化改造。之前,单个小区空间形态分散,社区商业是无序和零散的,这样的状况在综合治理改造后面貌一新。

若干个居民区“打包”成片区进行综合治理。记者在汇成片区看到,从汇成一村到汇成五村,几个小区有序贯连,小区出入口都是中心街入口、东西街出口,汇入龙川北路、百色路等,解决了人流、车流通行拥堵的问题。

“碳水一条街”所处的区域是上海典型的大型居民区,常住人口过万。

“集聚”的力量让街市和社区互相成就。开店讲究集聚效应,若干个店铺集聚,成了这里日常的生活业态。在“碳水一条街”方圆几百米的区域,也遍布了各种街边店。

嘉陵路上不少店铺在这里扎根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以上,不少经营者和周边居民非常熟络,使得整条街市颇有人情味。居民到店铺买东西时,不忘和店主拉几句家常。而每个店主都知道老顾客的口味,如豆浆是吃甜口还是咸口的、调料口味需要几分重等。

街市上,人和人之间有了连接,更有城市的烟火气。而烟火气就是人民城市最生动的气质。

原生的社区感,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还有一些小马路,之于上海市民来说,是陪伴其成长的一种熟悉的场域。经历岁月的沉淀,这些小马路呈现了怎样的样貌?

近日,记者跟随城市研究学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在他从小生活的街区——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四川北路北段(途经山阴路、长山路、长春路、溧阳路等),进行一段“马路考察”。在这片保存完好的街区,寻找和感受上海人日常的生活样态。

餐饮往往是小马路上最常见的店。中午时分,位于山阴路的万寿斋店内,挤满了前来用餐的市民。一碗菜肉馄饨,或是一碗辣酱面,都是上海人中意的午餐。

工作日的中午时分,山阴路的万寿斋店内一座难求。

万寿斋对面的大陆新村,曾是鲁迅在沪居住的地方。这一片生活区大多是老式里弄,街边穿插着林林总总的小店。

“这片街区历史悠久,在城市更新迅速发展的当下,这块地方相对来说变动不大,保持着生活的原貌。”汤惟杰说。

四川北路上的一家伊斯兰餐厅开了很长的年头。门前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市民打包牛肉锅贴、牛肉煎包等。店铺内张贴的一张营业执照显示,该店铺于1957年开业,是国营性质,现转给个体承包经营。

位于四川北路溧阳路口的这家伊斯兰餐厅开了很长的年头。它于1957年开业,是国营性质,现转给个体承包经营。

旁边的好钰栗子店铺,除了新鲜出炉的板栗,还出售上海传统的老式点心,“到了夏天,板栗换成刨冰,又是一番风景”。

虹口这片街区的居民很有口福,出门每走几步就能遇上各色美食店铺。马路上不仅有万寿斋、四新汤团等老牌小吃店,还有光头锅贴、姆妈面等个体经营的餐饮店。此外,新海、一定好等上海食品老品牌专营店也在虹口开店数十年。

“四川北路最早叫北四川路,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就聚集了大量的广东移民。‘一定好’有许多广式点心。比如鸡仔饼、油枣,上海市民也欢喜,吃鸡仔饼要吃到一口透明的猪油才正宗。”

“一进新海直奔腌腊柜台的,就是老上海人,他们晓得这个是新海的招牌。”

腌腊食物是新海食品店的招牌。

“虹口糕团可甜可咸的年糕团现做现卖,一定要尝尝,趁热吃。”

汤惟杰说,几十年来,街头小店一直在更迭,但上述老品牌一直都陪伴着虹口居民。

年糕团现做现卖,芝麻糖粉口味是最经典的风味。

街边店当然不只有餐饮店。花店、水果店、理发店、服装店等一起铺就了马路上的生活气息。

在街区漫步,对于并不是居住在虹口区的市民来说,随时有惊喜和新鲜感。

甜爱路上转角遇见一家小商店,售卖报纸,《解放日报》《参考消息》等十几种报纸一一摊开。

四川北路、山阴路附近最近开出一家老上海调剂商店。店名有着浓厚的年代感,它其实是一家当代二手商品店,在这里可以淘一些心爱的小物件。

甜爱路上一家小商店售卖《解放日报》等十几种报纸。

老上海调剂商店的店名有着浓厚的年代感。

经典马路经得起时间考验

对上海人来说,兜马路是打量生活、丈量城市的一种方式。其实,兜马路不完全是为了消费,还满足着社交、心理等多种需求。

“上海人有个习惯,叫‘望野眼’。就是在马路上漫无目的地东看看、西瞧瞧。”汤惟杰说,因为马路和街边店给市民提供了可以“望”的可能。如今许多咖啡店外摆,餐椅放在沿街面上,此刻喝咖啡的人和马路上走动的人,就构成了某种隐性的交往。“当你很享受这种状态时,说明你已经融入当地,这和游客的心理不一样。”

在他看来,马路生态好的街区,也是界面友好的社区,街坊居民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马路是否适合行走,是否形成日常的流动,是衡量社区宜居的一项指标。 迸发生机和活力的马路,一定是充满生活气息、给予居民方便的地方。

四新汤圆大王也是上海居民经常光顾的老店。

几十年来,从老式里弄到现在的新式小区,我们居住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交模式和马路生态的改变。

老弄堂里,互相打交道最多的是邻居,搬张小凳,坐在弄堂里拣菜,和来往的居民交换信息。出门就是各色店铺,兜马路、买东西都很方便。而商品住宅的小区里,居民打交道更多的是居委干部和物业工作人员,邻居间社交属性越来越弱。购物并不倚重兜马路,更多是通过网购、去大型购物中心等一站式搞定。

“虹口区这边老式里弄、老小区周围的小马路很发达,反而是一些新小区周边鲜少有生长成熟的小马路。”汤惟杰指出,越是高档社区,周边的马路越是幽静,因为少有人去逛。

这家店铺的店名很有趣,专门售卖有年代感的传统食品。

在他看来,不管是兜马路还是轧马路,其实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满足。而步行与面对面接触,才是真正参与城市生活的一种方式。 “说起来,对上海各条马路最熟悉的,应该是快递小哥,但他们的工作状态不构成这种心理。他们穿梭在马路上是为了生计,缺少了闲情逸致。”

他建议,从市级部门到各区、街道,在进行社区更新时,要保护好马路生态,不能立足于建“打卡店”“打卡地”,而应立足于服务好本地居民,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和社区。

经典的马路和街市从来不是瞬间打造出来的。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而弥新。

责编:宁静

一审:宁静

二审:胡泽汇

三审:张德会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