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有座范公桥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27 18:54:55

樊明雪

安乡县城之北有个鹳港洲,现在叫书院洲。洲上有个太平兴国观,观的四周有水有桥,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公元994年,五岁的范仲淹跟随来安乡任知县的继父朱文翰来到安乡,在兴国观发蒙读书6个年头。范仲淹逝世后,安乡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曾经读书的兴国观改建为纪念祠堂,南宋重修后称为读书台。

(一)

读书台给后人留下了一方神奇的精神原乡。这里,有见证少年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洗墨池,有清朝两江总督陶澍为读书台题写的一副光彩照人的对联,有致敬屈原追寻先贤的思贤亭,有少年范仲淹登高远看洞庭胜状的大观楼,有康熙皇帝为读书台赠送的御匾“济世良相”。当然,最令人神往的还是那座传说中的范公桥。

安乡地处洞庭之西,洲、水,堤、桥构成了经典的水乡风貌。传说很久以前,人们对读书台旁边的一座小桥并不在意,自从范仲淹从这里走出去,二十七岁中了进士,这里的人们开始兴奋起来,觉得读书台有了灵气,范公精神留在了这里。于是给这座小桥取了个吉利的名字:范公桥。期盼范公寒窗苦读,少小立志的精神激励安乡子孙,以桥渡人送往成功的彼岸。

安乡文田村青年王凝,从小崇拜范仲淹发愤苦读的精神,一直把他当作偶像,后来干脆拜范仲淹为师。“从范仲淹学于饶州官所,擢科第,授岳州司理,迁屯田郎中,出为源江令。”1052年,范仲淹逝世,王凝专程赶回老家安乡,动员乡民将范仲淹读过书的兴国观改建为纪念祠堂。人们说王凝是北宋以来第一个走过范公桥的人,所以他便成了安乡北宋以来的第一位进士。

清朝光绪年间,安乡王家湾村青年罗世澥,从小喜欢舞棍弄枪。他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他对世澥说:“伢儿,中国有句古话:自古瓜儿苦后甜。你要想出人头地玩出名堂,就要像范仲淹小时候在书院洲上读书那样,日夜吃苦。”他带着儿子来到读书台,让儿子在范公像前发誓刻苦用功。此后,罗世澥苦练不厌,寒暑不断,二十岁时他动身进京应试武进士。他当着皇帝的面,将手中一把100多斤重的大刀,如“煮锅提粽子”似的上下翻滚,左右摇摆地舞弄起来,其势如“蛟龙出海”,引发考场阵阵喝彩。皇帝高兴地说:“好!好!好!朕准你为武进士,职封御前侍卫。”当晚,罗世澥写信告诉父亲:我的梦想成真了!

(二)

正如人们所期望,由宋至清,安乡走出了19位进士,由元至清出了112名举人,实可谓“范公文气所钟”。其中最有名的进士是潘相和张明先,一个给皇帝家里当家庭教师,一个给皇帝当侍读秘书。

潘相,安乡槐树村人。他出生在清雍正年间,父母过早丧亡,家中十分贫苦,唯一的哥哥曾卖身为他买书苦读,终于在1763年他如愿考中进士。博学多才的潘相,颇受乾隆皇帝赏识,让其任濮州知州,后又被接到皇宫为皇帝教导太子。潘相刻苦好学,博古通今。他写的《澧志举要》《琉球入学见闻录》等名著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典籍,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他以范仲淹为榜样,为官清廉,心忧天下,倾力护民,被当地百姓誉为“潘青天”。

潘相告老还乡后,皇帝责令当地官府为他修楼一座,并赠予其“诰敕楼”三字的镏金牌匾。后来,潘相又在这座楼的后面修建了一个图书馆取名“恩锡祠”,自己还为图书馆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传业诸孙真快乐,拥书万卷自豪雄”;下联是“珍重遗书佳子弟,敬藏手泽好儿孙”。可见潘相一生为官,两袖清风,为子孙留传的只是受用无穷的万卷书籍。

在《安乡县志》流传下来的一百首歌颂读书台的古诗中,较有名的是清朝进士张明先的《书台夜雨》。

胜状高楼记岳阳,谁知踪迹始安乡。

荒台夜夜芭蕉雨,野沼年年翰墨香。

这首诗缅怀的人物是范仲淹,描述的古迹是安乡读书台。他言道:记述了佳境和高楼的《岳阳楼记》,谁知道它的作者的足迹到过洞庭湖畔的安乡。300年前,张明先就开始研究范仲淹没到过岳阳,为何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一课题,他是历史上揭示读书台与《岳阳楼记》之间奥秘的第一人。

张明先,清朝安乡坊郭村人。字雪书,号洞庭。五岁入塾,十岁善文。康熙十年(1671年)以岳州府最拔尖的人才被推荐到京城的国子监读书。33岁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任康熙皇帝的侍读秘书。

兼翰院编修的张明先不仅著书立说,如《历试稿》《洞庭文集》《安乡县志》《渡海篇》等名传至今,他更是极力为朝廷推荐人才。1696年他典试江南,1709年他督学广东,为国家选拔培养了四十多位栋梁之才。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张廷玉,便出自于张明先门下。

告老还乡的张明先,学范公,步先贤,回到老家安乡办义务教育,深受百姓好评。他在县城的南正街建起翰林府,按照范仲淹在苏州办义学的模式,“清学基,修学宫”,义务办学不收费。他不仅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还带着他的儿子张参、张月、张骏去读书台朝拜范公,鼓励儿子们学习范公刻苦读书,好好为人。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两个中举,一个当了武进士。

( )

1942年日本飞机开始轰炸安乡。10月4日,安乡县立初级中学在日寇炮声远远传来之际,举行开学典礼。校长王泽衡面向一年级3个班170名学生庄严讲话:“同学们,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范文正公读过书的书台旧址。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一定要学习范仲淹,发扬书台精神,立大志,刻苦学;打鬼子,救中国!”接着全体师生高唱校歌:“穆穆书台,昔贤遗风。忧乐已任,千古所颂。”

沧桑岁月曾13次淹没了读书台,然而,安乡人却屡毁屡建、屡建屡旺。这位济世良相在兴国观“齑粥”苦学的精神,“先忧后乐”的志向,自明清以来,一直激励着安乡一代又一代学子学习、奋进、建功立业。

这里,走出了与闻一多、徐志摩一道开创中国新诗形式运动的刘梦苇;走出了进行棉花移栽改革,获得毛主席回信“祝贺”的新中国首届全国植棉劳模唐纯银;走出了赴法勤工俭学,协助周恩来策应八一南昌起义的中央军委委员颜

昌颐;走出了从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学研究,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走出了从事飞行器总体与制导研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江涌。

从进士到院士,虽然历史赋予各自的使命不同,但他们的人生轨迹是一样的:埋头苦读,抬头攀登。他们都在践行范公奋志立功精神和忧乐天下情怀。

300年前,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周正,来到读书台朝拜范仲淹,写下了一首诗《书台设义塾》:

范公遗迹有书台,带引长河活水来。

胜境原从当日辟,奎光又向此时开。

周进士说,范公的遗迹有此地的读书台,引导着长河的活水源源涌来。美好之地早在当年就已开辟,文运昌明之光又向今日敞开。今日之安乡,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洞庭鱼米之乡,而且还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酱卤之乡,中国诗词之乡。

范仲淹读书台不仅成就了安乡人地域文化的自信,而且引领着历代学子求知尚学、以文入世、建功立业。范公桥将永远是这里人们心中的奋进之桥,圆梦之桥。

作者系安乡人大原主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

责编:刘双

一审:张笑

二审:李茁

三审:文凤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