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新时代人民战争根基

  中国国防报   2024-03-25 17:34:28

人民战争历来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当前,世界军事斗争形态、我国社会发展水平、青年官兵成长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人民战争的思想永远不过时。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国防动员系统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抓关键立标杆、抓激励树导向、抓解难强驱动、抓培育重传承,不断夯实新时代人民战争根基。

抓关键,立标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党管武装的第一责任人,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头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牵住武装工作的“牛鼻子”。抓培训课堂,组织领导干部培训或公务员培训时,要协调相关部门,把国防教育作为必修课,着力强化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抓重要时机,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月、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机,组织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人员走进红色纪念场馆、走访参战老兵、走近英模功臣,模范带头参加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抓会议平台,组织召开党委议军会、国动会、征兵工作任务部署会等,搞好上级精神的传达,做好武装工作汇报、设置相关议题,强化领导干部抓国防建设是分内事的认知;抓关键载体,在地方党委政府起草年度工作报告时,及时协调沟通,把党管武装、国防动员、民兵建设、国防教育等工作内容纳入其中,传递鲜明的政治信号,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居安思危的警觉,为支持国防建设培塑“酵母”、立起标杆。

抓激励,树导向。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崇尚荣誉是军人的精神特质,渴望尊崇是军人对社会的期盼。民心士气连着军心士气,社会崇军尚武,军人士气高昂。新时代新征程,国防动员系统要牢牢把握荣誉激励这个导向,组织开展好送喜报、挂光荣牌等各种活动,让崇军尚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送好一份报,即立功喜报,按照事迹宣讲、戴大红花、敲锣打鼓、发慰问金等程序内容组织,增强功臣获得感;建好一个室,即功臣荣誉室,展陈立功人员简要事迹,适时组织新兵、休假老兵、家属、学生参观,激发尚武情怀;做好一个片,即优秀军人先进事迹短片、征兵宣传片,利用LED公共显示屏和电视屏,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展示军人良好形象;开好一组会,即“双十”军人评选表彰会、八一座谈会、惠军政策规定落实推进会,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挂好一块牌,即“光荣之家”荣誉牌,在新兵入伍后逐家上门悬挂,并在年内进行一次走访,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上好一堂课,即国防教育课,结合“一年两征”工作,聚焦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抓好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送(迎)好一个兵,即送新兵入伍,欢迎老兵回家,县乡村三级联动,力求以点滴务实之功,达到潜移默化之效。

抓解难,强驱动。为优待对象帮难解困,是拥军优属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军人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防动员系统应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切实为军人军烈属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全社会形成“军队大小事,事事要办好”的良好风气。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让军人心无旁骛备战打仗、不再有后顾之忧。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深入发动双拥成员单位、社会组织,动员相关行业向军人军属提供优惠优待;协调优质工作岗位,解决好随军家属安置;配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搞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调教育部门,做好军人子女入学上学优待政策的落实,解决好军人的“三后”问题,不断形成军地齐心协力建设国防的良好局面。协调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让排忧解难良性发展。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出台党管武装工作相关制度机制,明确军人子女入学、家属随军就业、军人退役安置、送立功喜报、规范走访慰问、家庭涉法纠纷调解、军人依法优先等政策规定,让有效解决以“三后”为主的各种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创新方法手段,提高解决问题的质效。依托地方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收集辖区官兵困难信息,联合建档立卡,精准落实优待政策。创新基层“军字领域”工作运行机制,通过整合人员、内容、资源,将武装工作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融合起来,不断提高双拥工作质效。与辖区学校签订双拥共建协议,为辖区军人子女入学入园提供坚实保障,激发广大青年从军报国的热情。

抓培育,重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育一代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强,则国家强。国防动员系统要聚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进校园,着力培塑广大青少年的家国情怀。通过争创国防教育示范校、开展军体大课间、创建红色英雄班、打造微信群兵教员、组织学子大合唱等活动,播撒红色种子,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组织培训国防教育老师,为学校配备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军事教练员,规范大课间活动内容,每天大课间打一套军体拳、每周学习一条国防资讯、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打军体拳、走队列、唱军歌、讲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育他们的尚武情怀。聚焦主责主业,着眼为军队输送高素质兵员,协调在高校创建“预征班”、中学“国防班”、小学“红军班”等,不断浓厚从军报国的氛围。(陈估猛)

责编:姜河

一审:姜河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国防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