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美丽乡村跃然出 文明新风扑面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25 16:35: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曹丹

水缠绕着山,山拥抱着水,山水相遇处,万顷稻田碧波翠,美丽乡村美如画……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冷水江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抓手,通过发展产业、修复生态、繁荣文化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特色产业旺 “钱”景尤可期

眼下,羊肚菌进入成熟采摘季。在冷水江市渣渡镇和平村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市民刘建程正挎着一筐羊肚菌从基地折返。他告诉笔者:“采摘下来的新鲜羊肚菌一部分会送往当地超市和饭馆,一部分会通过顺丰快递发往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会烘干保存,等累计到一定量,就发往外贸公司,销往世界各地”。

羊肚菌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其优良的“基因”息息相关。和平村种植的羊肚菌名叫“种源芊炎2号”,个头大,抗高温,出菇爆发性强,产量比“芊炎一号”高出30%,是渣渡镇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芊炎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易强强及其团队经过四年努力,研发出来的第二代产品。“目前羊肚菌实现了亩产700余斤,预计今年的收入可达360万元。”说到羊肚菌产业的“钱景”,易强强信心满满。

在易强强的带领下,冷水江市渣渡、中连、铎山等乡镇的136户农户都种起了羊肚菌。目前,冷水江市羊肚菌种植面积超500亩。因其采取“冬播春收”模式,种完后还可以种植其他作物,土地效益也成倍增加。

渣渡镇党委书记谢文军表示:“除了菌类和蔬菜,我们渣渡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吃,五月份的枇杷,六月份的杨梅、葡萄,八月份的黄桃,十一月份的猕猴桃,都极具特色,清甜多汁。”特色产业,已成为渣渡乡村振兴路上的朝阳产业。

与渣渡镇“小特色”渐成“大产业”遥相呼应,铎山镇的绿色产业也玩出了“新花样。”

“蒸蒸日上,佳绩斐然。祝贺花桥村集体经济(牛肉食品加工厂),2024年开年第一月,抖音直播带货销售64万余元!”2024年3月21日晚,冷水江市铎山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苏慧明打开微信,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湖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由铎山镇花桥村村集体和湖南牛村故事食品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村集体占股51%。这几年,公司多元化研发生产牛肉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公司实现产值148.6万元;2023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湖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家玉告诉笔者 :“酒香不怕巷子深。最近每天都在打包发货,忙得不得了。”

村里发展产业,抓住特色是关键。花桥村依托自身独特的牛文化资源,先后成立了包括餐饮牛席城、牛肉食品加工厂、餐具消毒厂在内的6个集体经济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不到5万元到现在突破50万元。苏慧明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努力将花桥村打造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

与此同时,铎山镇眉山村将葡萄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注册了“锦绣嵋山”商标,实现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对外营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深加工。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值达5000万元。

眉山村党总支书记谢寄生告诉笔者 :“现在村里正在建设高标准的产学研基地,将以‘农耕+研学’新路子为铎山镇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生态环境美  吃上“旅游饭”

产业旺,强的是经济;环境美,则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中午时分,锡矿山街道七里江社区居民段经腾开始张罗午饭。在她家的菜园里,蔬菜长势良好。随手一摘,就是一把绿色有机、口感清爽的蔬菜。

段经腾一边择着菜叶,一边忍不住向笔者 “炫耀”道:“以前哪能想到能够在矿山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蔬菜。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受益最大。”

锡矿山街道七里江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杨迪华介绍说:“过去,锡矿山进出最多的是沉重的矿产运输车。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高速公路而来。特别是很多搬出去住的居民,看到环境变好了,都回来了。”作为湖南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锡矿山的锑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然而,长期的开采与冶炼,让这里成为了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2013年9月,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将锡矿山地区列入五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十余年来,冷水江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万亩大造林”等专项行动,对主体灭失矿山和石漠化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区域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528亩,生态复绿6200多亩,植树造林45000多亩,昔日“灰都”重披“绿装”。2023年“五一”和“十一”假期,“玫瑰爱琴海”“万马奔腾”等景点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均超10万人前往赏花游玩。

“归乡创业”的人中,杨美兰是其中的典型。2021年,杨美兰回到家乡,把自家老房子装修改造成了一家餐饮店。借着“玫瑰爱琴海”景点的“东风”,一家人吃上了“旅游饭”,一年的收入比外出打工翻了一番。

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走进锡矿山老采矿场遗址“忆苦窿”,感受艰苦的矿工生活;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在“锑文化”博物馆,领略世界领先的矿物提取工艺,了解工矿文明的历史进程;在矿山复绿项目现场,体会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生态绿+革命红”的发展模式,让这里成为全国游客的“打卡地”,让当地居民真正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除了绿色足迹,还有红色印记。

艺术展新颜  “非遗”进万家

湖南的年轻一代们,不少人都看过“舞春牛”这一民俗活动。鲜为人知的是,该表演曾经消失40多年。一直到近几年,在贺永魁和他带领的沙塘湾和谐艺术团的努力下,“舞春牛”才重回大众视野,焕发新的光彩。

年逾古稀的贺永魁是冷水江“舞春牛”第四代传人。在父辈的熏陶下,他8岁起,就开始学习唱腔、唱词,扎牛、扎花灯的方法,以及舞春牛的动作。

“我从小就跟我父亲那个团队待在一起,他们唱戏我也唱,他们跳舞我也跳。”翻开一本相册,贺永魁陷入了回忆。

“当时那个时候,团里的老人家就老了,年轻人又没有学过,我们就想着,这些‘非遗’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不能断在我们手里。”贺永魁告诉笔者 。据考证,冷水江市的“舞春牛”成型于清代康乾时期,1964年停止表演。一直到2005年,在冷水江市文旅广体局的支持下,贺永魁和好友成立了沙塘湾和谐艺术团,着手恢复和创编“舞春牛”习俗,恢复“舞春牛”表演。

于是乎,根据受众、演出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贺永魁等人不断调整、改编仪式环节,“舞春牛”逐渐由固定的节日仪式转变为一种脱离节日语境的表演节目。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五,沙塘湾和谐艺术团舞春牛队就会到周边村寨乃至城区进行巡回表演。他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走门串户地送上表演,以最隆重的方式,表达新年的祝福。

同时,艺术团还有意识地参与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多次在全省艺术节和省、娄底市“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中摘金夺银。

近期,在省文旅厅官网发布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中,贺永魁的名字赫然在列。他表示:“我力争尽我的最大努力,将这项非遗项目很好地传承下去,一代接一代,把它传到一个更好的境界,让更多人知道舞春牛、知道冷水江、知道璀璨的湖湘文化。”

冷水江市沙塘湾街道党工委委员、文联主席黄玮婷告诉笔者 :“我们希望通过增强非遗在基层社区中的传播活力,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撒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冷水江市沙塘湾地区素有“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在这里,舞春牛、烧宝塔、毛板船等非遗文化得以延续传承。近年来,沙塘湾街道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让“非遗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园,持续推动非遗文化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转变。

不容否定的是,产业旺、生态美、文化荣的必要基础,是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冷水江市各乡镇街道(村居)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禾青镇资氮社区从杂草丛生到整洁如新;金竹山镇麻溪村开展风貌改造工程,将村庄打造成了集度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梦里水乡”……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场域载体建设”的代表。

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如今的“世界锑都”,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一幅“颜值”与“气质”兼具,“内涵”与“外延”统一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锑都大地铺展开来。2023年以来,冷水江市乡村振兴成绩斐然。完成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轮换工作;组织“三农”领域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15次,累计培训9597人次;全市42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422人,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99个;成功申报创建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保障粮食安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项工作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0.53万亩,建立早稻集中育秧基地2个,千亩示范片3个,百亩示范样板点25个;常态化帮扶8390名脱贫户和2166名监测对象;完成低值垃圾回收减量2067吨,新改建厕所582个,整改问题厕所2622个;3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特色农产品获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铎山镇眉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金竹山镇麻溪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

责编:李梅花

一审:李梅花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