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丨心若安放,世间处处皆桃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19 11:26:05

“无怪倏焉而秦,倏焉而汉,但与君谈笑移时,便成旦暮;看来何必有洞,何必有花,得此地栖迟毕世,即是神仙。 念完这副楹联,相信大家都听出来这是哪个旅游景点了吧——对了,正是大名鼎鼎的常德桃花源!而这副联就挂在桃花源景区的桃花观前厅,它写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写心灵的自由愉悦,劝谕世人脱离世俗烦恼,读来令人如饮甘泉。

联语钦羡神仙,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把神仙进行了“人化”。它告诉我们,神仙境界人人都可以到达,只要在桃花源和知心朋友一起谈笑,过的就是神仙生活。其中“秦”“汉”“洞”“花”,都是化用了《桃花源记》中的语句,巧妙地把作者的人生态度和陶渊明的隐逸志趣融合了起来,读来浑然天成,逸趣横生。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到森林中去,是因为我想活得自由自在”,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将自我消融在自然中,才能收获精神上的悠游畅快。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桃花观的楹联,桃花源的意义从来不是抵抗与逃避,而是积蓄力量再出发。

当我们在营营役役的生活中失去自我时,不妨利用假期进行一次休息和调整,短暂地避离尘俗,回归自然,让心灵和情绪得到放松,有张有弛,前行才能游刃有余。桃花源在何处并不重要,在常德也好,在仙境也行,归根结底是在你心里。若是心灵安放处,便是人间桃花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李茁 王华玉 朱玉文 

文案/张嘉诗 孙诗雨(实习生)

出镜/张嘉诗

拍摄/邹尚奇 

剪辑/戴钺

设计/李真明

责编:张嘉诗

一审:王华玉

二审:李茁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