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四问舆论监督

章嘉树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03-19 09:51:55

近日,河北省委召开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专题会议强调,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健全与媒体沟通联系机制,支持和保障媒体记者正当采访。要善于运用媒体发现矛盾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自觉接受监督”,一些党政机关愿意在聚光灯下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人们愈加需要更多的事实与判断。舆论监督,能把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转,不可缺少的免疫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大众对舆论监督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舆论监督是挑刺拱火吗?

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暴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舆论监督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对工作的“挑刺拱火”,是在暴露问题,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切实问题。

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以及愈发丰富多元的发声渠道,没有哪个部门能在“静音状态”下闭门运转。相反,直面问题调查研究,广集民意,增加“参考系数”和“认知视角”,开展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这样的舆论监督才越有力,人民越信赖。反之,对监督不上心、不使劲,让那些博人眼球的消息占据“生态位”,那价值引导也无从谈起。

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评价一篇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要看它的出发点和实际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那这样的舆论监督是“正面”的。相反,那些抵制舆论监督、遇到问题只想掩盖的做法,表面上岁月静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才是真正的“负面报道”。

“开放包容、塑造共识、坚持底线、解决问题”的舆论监督,才是能真正维护好大家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同时能形成一个宽松活泼的讨论氛围,让大家敢发声、能发声。而健康的、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报道,虽然内容是批评和曝光,而取得的实际效果是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的。

舆论监督会引发舆情吗?

引发舆情的不是舆论监督,而是舆论监督反映的事实本身。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果问题确实存在,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分分钟能引爆舆论。

因此,后真相时代需要权威声音,需要公道正直、包容守正。事实面前不能戴有色眼镜、带美颜、开滤镜,更不能先入为主,而是要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性开展监督,做到帮忙不添乱。

媒体舆论监督能解决问题吗?

媒体舆论监督并不是万能的。但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一些社会“脓包”的刺痛,确实需要权威媒体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中发出好声音,语言锐气、思想犀利,让舆论监督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在迷茫时刻,以更深层、冷静、客观的思考,给认知摇摆的人们当好扶手,将事实越探越明,道理越辩越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媒体理性客观地开展舆论监督,就是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媒体只有敢于发声,为民鼓呼,才无愧于媒体的称号。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