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刘祝英:教研创新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教新报   2024-03-18 09:13:20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刘佳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托尔斯泰这句话放到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表明教育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祝英以自身超过10年的企业经验和近10年的科研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教学与研究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的路径,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回归 校园只为 育新人

刘祝英初次步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是以兼职教师的身份,那时刘祝英在湖南农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动物营养与营养生理学界知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贺建华。还是学生的刘祝英,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教室里朝气蓬勃的学生,难免有些紧张,动作有些僵硬。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刘祝英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精心备课,准备了许多教学资料,并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久而久之,刘祝英与同学们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也初步掌握了课堂教学的技巧。

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祝英一直在企业从事饲料技术研发,担任公司技术研发总监岗位一职。2014年刘祝英重新回到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博士,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在日本鹿儿岛联合培养。在日本,她了解到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回国后了解到高职院校急需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刘祝英放弃原有单位研发总监的职位和股权激励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选择入职高职院校,矢志教书育人。刘祝英“静”下来、“沉”下去,重拾教鞭,克服日渐生疏的职业所带来的挑战,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期间,刘祝英承担了《养殖技术》《智能化养猪》《畜牧场规划与设计》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科研教学创新中起飞

硕士和博士求学的科研经验,让刘祝英具备了扎实的科研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刘祝英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加多元、灵活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刘祝英通过教研教改和专业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她主持省科技厅课题《血根碱调节黄羽肉鸡肠道炎症的机理研究》,并于2022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站点,师从印遇龙院士和文立新教授,开展槟榔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通过这些科研工作,刘祝英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更能够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了教学与研究的深度融合。

躬身耕耘,静待花开。近年来,刘祝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0篇,SCI、CSCD等期刊5篇。她还主编了中职教材《养殖基础》,以及参编了新形态教材等5本。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材编写,刘祝英能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她还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她指导的学生们多人获得1+X家庭农场畜禽养殖中级证书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刘祝英通过持续推动教学与研究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的路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了贡献,具有教育情怀的她,将执着地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