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 理解美的传承

    2024-03-17 10:43: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 7 日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周彦如 手艺是什么?怎样在守艺中理解文化传承?3月16日,《 东方 守艺人:在时间之外 》新书分享会——“美的传承:东方守艺人的日常与瞬间”在乐之书店长沙市图书馆店举行。《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的作者之一、《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与资深媒体人刘建勇现身书店,和读者分享新书,对谈传统文化背后,手艺的技艺传承与记忆沉淀。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三联生活周刊》团队多年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寻访十一个省区市的几十位非遗传承人,记录处在传承与变革中的传统手工艺,讲述传承背后的故事,以及守艺人在漫长岁月里不灭的热情。书中收录的这些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具代表性的门类,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极高的审美意趣与精神传承。

手艺是什么?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答案。对于匠人,它是代代相传、安身立命的制作技艺;对于专家学者,它是博物馆、拍卖会里价值连城的艺术臻品,对于更多人,它是寻常生活里离不开的器物,是记忆深处的温暖回忆,亦是连接情感的纽带。

在现场,曾焱分享了自己对于手艺的认知。她认为,某些层面来说,文化实际上就是生活痕迹的物质的留存。“旧的东西,会让你在摸到看到的时候,有一个确定感,它没有被快速流走的时间带走。”

现场,曾焱的讲述让读者看到了很多守艺人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在北京,为了复刻一张《韩熙载夜宴图》,木版水印传承人足足刻出了1667块木版;在宜兴,制壶几乎是一生的修行,而徐门制壶的家族传承已经跨越了5代;看似普通的一支毛笔,竟然有多达120道工序,光是毛笔笔头的笔柱和披毛的制作,又能细分出选料、理毛、去脂、去绒、齐毛等14个环节……它们身上共同烙印的传统文化美学基因,如脐带般连接了过去和当下,让我们得以触摸文明的温度,洞见中国人灵魂的底色。

曾焱与刘建勇的对谈,从守艺人的人生故事延伸至守艺人所遵循的生活哲学。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生活,在守艺人这里,自有一种优美单纯的节奏。他们沉潜于造物的宁静岁月,在多变的浪潮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守住了手艺,也守住了生活。

本次活动由长沙图书馆、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