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着泥土芳香与乡村烟火气——湖南日报融媒体报道《春到清溪》引发热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16 06:39:1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湖南日报《春到清溪》这篇报道,生动鲜活,选材精当,很好地体现了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有限的篇幅,让读者重温了周立波先生的文学履迹,感受到了他的精神之光。”3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点赞湖南日报当天刊发的报道《春到清溪》。他表示,中国作协将进一步深化与湖南省的合作,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文学事业与乡村振兴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使清溪村的振兴之路走得更加坚实、精彩。

最近几年来,青山环护的清溪村借文学之风,掀起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浪潮。这个春天,湖南日报记者通过蹲点采访,探访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将在清溪村的所见所闻凝于笔墨、精心打磨,于3月15日在湖南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春到清溪——“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益阳周立波故乡见闻》,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围绕“文学+”

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

《春到清溪》围绕文学的引力、张力、魅力,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生动报道清溪村“文学+”的经验成果,展现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文风自然细腻,让人倍感亲切。

“清溪村,就是时下最好的文学样本。”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雪云认为,此文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接地气,聚民心,记者做的功课很扎实,不仅描绘了清溪村的美丽景色,还采访了大量的本地村民。在灵动的文字和鸟语花香中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读来让人欣喜。同时,作为一名写作者,她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沾满泥土和青草的作品,向着文艺高峰跋涉前行,抒写新时代的雄浑诗篇。

“从清溪村回来不久,就读到湖南日报上刊登的《春到清溪》一文,感觉特别亲切。”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协副主席方雪梅认为,记者们显然已沉入到清溪村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肌理中,触摸到清溪巨变的节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乡村烟火气,让人如行走在翠柳绿李花艳的清溪村村道上。文中所涉及的人与事,鲜活生动,充分展示了以事实说话的新闻真实性的力量。

解锁流量密码

把握时代脉搏引共鸣

《春到清溪》一文,于乡村巨变中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引发各界人士共鸣,得到了中国作家网、湖南省文联官网、湖南省作协官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等主流平台的转载传播。央视3月14日《新闻联播》播发《书香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展现清溪村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成果,大大助力这座村庄解锁流量密码。

“21座作家与出版社书屋,是一座座通向未来的梦想之屋,更具象地给乡村文化引流。”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协副主席奉荣梅表示,除了铁路桥墩上巨幅连环画和长长的清溪雕塑画廊,点缀乡间的书屋、剧院、藏书馆等也让清溪村这个文学原乡有了更加独特的文化气质,徜徉其间,可切实感觉到文化赋能乡村的可持续性巨大能量。

长沙市作协副主席、天心区作协主席简媛亦将清溪村21座书屋比作夜空中的21颗星星,点燃文学爱好者的梦,也照亮乡村振兴前行者的路。“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乡村的时代变迁,也能更深入思考文学对于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有着多年记者经验的长沙市文联文学编辑朱敏,称此文“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中“为人民书写的人,人民深深记得”一句让她印象深刻,这也是她行走在清溪村时的最大感受。

春意暖人心

充满泥土芬芳与乡村烟火气

周立波和他的《山乡巨变》于69年前在清溪村种下的文学种子,乘着乡村振兴春风开出了新时代之花。这朵花与《春到清溪》报道一同散发的泥土芳香与文学热气,温暖着当地村民、读者们的心。

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村民、农民诗人邓春生在读《春到清溪》时,“心潮澎湃”。他说:“感谢《湖南日报》,以文学的角度展现清溪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感谢周立波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想用“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诗来形容对清溪村的热爱。在他心中,清溪村是最美的诗篇,是他生命的源泉和归宿。

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周海燕是土生土长的清溪村人,在这篇报道中“再次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以及清溪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并表达了自豪之感。周立波故居纪念馆馆长曾虎也盛赞湖南日报《春到清溪》“真实而细腻地记录了清溪村的巨变”。

不少读者在新湖南客户端的报道评论区写下留言:“此文上连了天线,下接了地气;既转了作风,也改了文风。尤其是标题,简明扼要,寓意深远”“文章主题宏大,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清新,内容和形式俱佳,是青年记者学习之典范”“作家的文学原乡,文气万千,朝气蓬勃”“要让更多的人回村,把乡村建美建实”……

(参与采写:曹辉 邢玲 张佳伟 廖慧文)

责编:姚昕玥

一审:刘涛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