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学习丨“零距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08 10:06:05

李冬莲 毕红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群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充分凝聚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不断激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零距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不断增强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责任感、凝聚力。

一是“面对面”,建立互动式沟通机制,增强乡村群众认同感。“面对面”,就是要察民情、知民意,深入调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尤其是要善于将传统群众思想动态调研方式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创新调研路径与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思想引导的对策措施,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有力推进乡村发展工作顺利进行。“面对面”,就是要善交流、强沟通,既做到把道理讲明、讲清、讲透,又及时疏导情绪、化解矛盾。“面对面”,就是要善于聚乡贤、集乡智,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畅通乡贤与政府资源共享渠道,基层党委、政府要为乡贤回乡发展搭建好平台、创造好环境、做好保障与服务工作,使乡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纽带、示范、智囊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实打实”,强化乡村中心工作,增强乡村群众责任感。“实打实”,关键在于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深化乡村民主管理。落实“一切依靠群众”的方针,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扩大乡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乡村基层办事公开制度,持续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常态化、重点化、制度化;纵深推进乡村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调动群众积极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乡村和美发展。“实打实”,可围绕乡村中心工作组织讨论、协商议事,激发群众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层层传导压力、人人献计献策的氛围,使各项工作在讨论中推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和能量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实打实”,应积极发挥优秀乡村文化作用,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大力倡导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养群众对乡村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强烈的责任感,将个人追求融入乡村发展目标。

三是“心贴心”,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增强乡村群众凝聚力。“心贴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加强对乡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增强党性修养,切实践行初心使命,坚定人民立场,面对群众诉求不回避、不推卸,做到“用真情感化群众、用行动服务群众”。“心贴心”,就要切实排解农民困难,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心贴心”,要勇于和善于处理矛盾纠纷。加强宣传教育,深入浅出引导农民做学法、懂法、守法公民,避免矛盾的发生;对发生的矛盾纠纷,不躲不闪、不推不拖,积极主动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方法予以处理。

(作者分别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理大学讲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