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村民租拖拉机扶棺助逝者归乡,36年后其家人冒雪登门致谢

  三湘都市报   2024-03-04 20:22:32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彭亮霞 陈伟源 黄擎宇

“36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现在,我又多了几位株洲攸县的亲人。”3月4日,说起前不久的“寻亲”之旅,娄底双峰人王浩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

2月22日,湖南株洲攸县大雪,通往黄丰桥镇坪丰村的道路已经结冰,王浩驾车缓慢前行。一家人用时5个小时,赶到5位恩人的居住地。

感恩之旅揭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尘封往事。36年前,王浩的爷爷王安良在攸县突发疾病去世,当地5位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助其“落叶归根”,“36年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家人一直记在心上,不敢忘!”

(前排从左至右为卿中华、彭新初、杨富生、刘全生、王吕初(王浩父亲)、钟英雄,后排左二为王浩。)

5位村民助逝者“落叶归根”

今年81岁的刘全生,正是王浩口中的恩人。3月4日,老人向三湘都市报记者讲述这段往事时,同样激动不已。

1960年,为了讨生活,王安良只身从娄底双峰县辗转到株洲攸县黄丰桥镇坪丰村,靠着造纸这门祖传手艺,在当地生产队的造纸小作坊安顿下来。就在这个时候,与刘全生结识为友。

后来,造纸作坊停了,王安良走进深山,支起木棚为家,砍柴烧炭为生。

平日里,王安良会抓些草药治病,尤其擅长治疗跌打损伤。1984年,刘全生向他拜师,在自己家给王安良备了一间房,支起床铺、留好被褥给他用。

198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王安良正在给大伙讲武侠故事,讲到高潮时,突发脑出血,从凳子上滚落,身体僵硬。村里的医生赶到时,人已断了气。后经当地派出所核查,系“突发疾病死亡”。

天气炎热,如何妥善处理王安良的遗体,大伙一时拿不定主意。

“谁都想落叶归根,我一定要送他回去!”时年45岁的刘全生,坚持送王安良的遗体回家。

在当年,因担心不吉利,很多人不愿意干。

刘全生拿出家里的千元存款,买了一副棺木,和当地其他四位村民杨富生、钟英雄、彭新初、卿中华一起,租用一辆手扶拖拉机护送王安良回家,让老人叶落归根。

就这样,“一车一棺”的护送队伍上路了。

手扶拖拉机空间不大,仅够放下一副棺木,遇到坑洼不平的路面,众人一不留神就被甩下车。手扶拖拉机两次被交警拦下,一行人说明情况后,均被放行。天气炎热,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实在困了,大家就将拖拉机停在马路边,靠着大树打个盹。

刘全生一行人整整赶了两天路,总算将出走半生的王安良送回故土。

一直等到王安良入土为安,一行人才返程。同时,王安良的家人支付了刘全生垫付的费用。

36年后,后人冒雪登门致谢

那一年,王浩不到10岁,对5位好人的印象却极深。“父亲总会给我们说起那年发生的事,但当时没有记全对方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地名也记不全了,这成了老人家的一块‘心病’。”王浩说。

这些年,王浩在广州开店、事业上小有成就,总想着能与当年的好人见上一面。

2023年12月,王浩意外得知爷爷在攸县的详细地址,于是在网上发布了“寻找36年前护送爷爷落叶归根的5位恩人”的心愿,并提供了一个“大坪山”的地名。

因为村庄撤并,多数地方改名,在当地村干部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寻亲”范围缩小到黄丰桥一带,最终找到了早已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居住的刘全生等人。

“是他,我记得他高高的鼻梁和温暖的笑容。”当志愿者将刘全生的照片发给远在广州的王浩,他一眼就认出了刘全生。

找到恩人后,尽管天气恶劣,王浩一家仍坚持上门道谢。

“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事情,值得我们一家人敬重,感恩每一位好人。”再次相见,王浩紧紧握住恩人们的手,听众人讲爷爷在坪丰村治病救人、乐善好施的往事。

“因为我们受过王安良的恩惠,才会坚持让他魂归故里。”刘全生说,中国人最讲究的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会把这份大爱传承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临别时,王浩邀请阔别36年的恩人们拍下一张“全家福”,“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会常来的。”

责编:周洋

一审:杨洁规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