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日志|吴蕾:留住“火种”,不忘“乡愁”

周倜,邹尚奇,宋太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02 07:05:17

吴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人物】

吴蕾,中共党员,1990年出生。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中心小学副校长,扎根乡村教学一线13年。她践行“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办学理念,以“红色教育”和“乡情教育”为创新点,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曾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多次获江华瑶族自治县政府嘉奖。

【日志】

2月28日,天空下着小雨,我心情却明媚。

转眼又到开学季。听着办公室外熟悉的欢笑声,我内心不禁期待:孩子们经历一个寒假,会有怎样的进步呢?

近日跟同事闲聊,突然发现,今年是我成为乡村教师以来的第13年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看着电脑屏幕里新学期第一周“红色文化主题班会”内容,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刚来大石桥乡中心小学的时候。

当时也是开学季,伴随着炙热的骄阳,我踏入这个庄严又静谧的校园。现在仍记得那天的苍天古树、黛瓦红墙,以及墙上遒劲的8个大字——立志、勤奋、求实、创新。

这是老一辈革命家江华同志的题词,我们学校正是他的母校。历史的沉淀,让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成了我们“拿不走也借不来”的精神财富。

如何因地制宜,用红色教育资源推动学校长远发展,成了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2020年,校领导让我参与学校红色文化建设时,我的那股子激动劲儿,还有沉甸甸的压力感。

激动,是因为我的小学阶段在革命英烈李启汉同志的母校度过,学成归来后更是在此任教5年,耳濡目染之下深感信仰之伟大、精神之崇高;压力,则源于我经验不足,心生迷茫。

想想当时,我不知该如何让宏大的叙事融进孩子的心里,如何让红色教育汇入乡村泥土里,如何将红色文化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们内心得到真正的洗礼……

“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偶然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给了我灵感。

虽然难度挺大,但我和同事们锲而不舍。

我们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设计宣传装饰、开发校本课程、举办德育活动、创作红色绘本……虽然看着比较“简陋”,但每帧画面、每段文字、每个环节,都表达着我们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不仅如此,我们还培养了不少孩子担任小小演讲家、故事讲解员。瑶山少年们,虽然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字字铿锵,饱含深情。

是啊,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薪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足迹!

做乡村教育,如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将爱国的种子从小根植于心,让他们记住何为民族品格和精神信仰,这最好不过!

回顾过去这13年里,仿佛每一天,我都在憧憬孩子们飞出瑶山的那天,看他们奔赴更广袤的世界。

可我,又打心底里盼望他们能不忘自己的家乡。

这份情愫,也不知是否与自己的经历有关——打小起,我觉得家乡就是最好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份对家乡的眷恋,我们在“红色文化教育”里融入了“民俗文化教育”。

这,或许就是“乡愁”吧!

回想这些年,我们开展乡情教育,传承瑶族特色文化。我们邀请老一辈手艺人带着孩子们学瑶族织锦,感受织锦室里浓浓的瑶乡韵味在延续;发动孩子们号召各自家长捐献家中闲置的老旧物品,让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在民俗陈列馆里散发厚重的气息。

如今,不少瑶家姑娘已“初长成”,能愈发熟练地织出漂亮的锦带。大家毫不吝啬捐出的自家“珍品”,配上文字故事说明,也成为家乡、祖辈、子孙之间的历史连接。

情怀农村,则始于足下;始于故乡,则忠于信仰。

这就是我想传递给孩子们的东西——留下信念的“火种”,记住最深的“乡愁”。如此,有朝一日从大山中飞出的雏鹰,才会更有方向,才能到达最渴望的明天。

写到这里,我决定了:本周的班会课上,就让老师们和孩子们再一起好好讲讲“火种”与“乡愁”吧!

(文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整理;视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太桓 制作。)

责编:邓玉娇

一审:杨丹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