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在长沙开“坐堂医生”先河

奉荣梅     2024-02-29 10:15:25

湘雅医学院外的公共卫生学院里的张仲景石像

文/奉荣梅

在史料上偶然读到,长沙城北湘雅路上的原湖南医科大学老校区内,曾立有张仲景的雕像,记忆中,我多年前也曾在学校大门内见过。某个日子,特意去寻访,可绕教学楼一周,也不见曾今的雕像。问了几个路人,都茫然摇头。

最后向一位在此毕业、行医 30 余年的老友请教,他说,是以前校门左边立着的那个老头子吗?那是张仲景吗?我还以为是李时珍呢。那里最近改成停车场,老头子被迁到院外的公共卫生学院了……


按照这位知情医生朋友指点,我在摊贩拥塞油烟四起的小巷里左冲右突,寻到那个逼仄的小院。

两人高的白色雕像,被两棵高大浓密的塔松左环右抱,胸前手握一卷打开的书,应是象征着张仲景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手里还有一枝植物,大概象征药草,在风霜雪雨中已凋落几枚叶片,露出锈蚀的钢筋。他清矍的脸庞,穿透千年沧桑的视线,越过雕像前万年青的枝叶投射远方。

他的“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气度弥漫周遭,“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的呐喊在林间流淌。

长沙张仲景,

医学溯先贤。

泱泱乎流风千载,

湘雅树中坚。

椎轮始业自谭胡颜,

历尽艰难颠沛,壮气直无前。

院训指薪传,

公勇勤慎, 诚爱谦廉。

求真求确, 必邃必专。

宏创造, 利人天,

发扬光大, 亿万斯年。

长沙湘雅医院创立于 1902 年,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是学院 1941 年的院歌,学院一直尊崇张仲景为医学先贤。其实,湖南各地中医师收徒弟,都必行“拜仲景先师礼”,这是传承很久的仪式。这一仪式的约定俗成,与 1800 年前张仲景在当时的长沙郡为太守、坐堂行医遗泽杏林有关。

出湘雅医院沿着蔡锷中路往南行三站地,在营盘路交汇的西南边,是我要寻访的下一站——湖南省中医院,门前立有“张仲景祠旧址”的石碑。我在中医院楼宇间转悠,想寻找一点张仲景祠的遗迹,只见在弥漫中药气息的门诊大厅四壁张贴了相关张仲景的画像与文字,还与张太守以及他的“长沙方”有点关系,而旧址的断垣残壁一点也没觅得。

长沙营盘路张仲景祠故址碑


“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这是《长沙府志》的记载。 张仲景(公元 150 ~219 年),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年轻时饱读经书,才气不凡,后迷上医术,师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术,被称颂为“识用精微,过其师”。他又遍拜名师,精通经方,汉灵帝时被举孝廉,“后在京师,时人称为上手”。

张仲景在东汉末年任长沙太守,运气不太好。 东汉的地方行政体制基本沿袭西汉,当时长沙郡属于荆州,临湘为治所,下辖 14 县,范围比现在要广得多,包括今长沙、岳阳、益阳、株洲、湘潭、娄底、衡阳等 8 市(地)和江西的莲花、湖北的通城等县地。当时,天下乱离,群雄割据。“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时,民弃农业,疫疠流行。

作为长沙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太守,在内忧外患中,张仲景要操心的公务实在繁多,而任期内又值病疫流行。无论作为一个心忧民间疾苦的太守,还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名医,他都想要施展自己的医术为百姓除疾。而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太守摒弃官场戒律,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坐太守堂上为病人诊脉处方,“坐堂医生”之名由此而来。

张太守在长沙有些郁闷,但是长沙百姓有幸,遇上一位既勤于政事又体恤民生的良吏,亲自 为贫贱者诊脉处方,广施汤药,不收分文,因此 不少危重病患经太守的救治妙手回春。

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这是因为他在医学临床与理论上都为“上手”。后汉末期神学泛滥,医界浑浊,巫祝盛行。张仲景接受了《周易》阴阳学说的影响,继承与发展《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病机辨证的诊疗方法,开创了后世制剂学发展的先河。他据其行医经验,撰写《伤寒杂病论》,总结秦汉以前的医学之大成,被推为“众方之祖”,成为中医经典。后人将这本医著多次编纂,并把杂病部分析出,而改名《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历代医家多服膺其书并有笺疏、阐述著作者,多达数十种,针对《伤寒杂病论》的注疏,其中近代吴考磐的百家注收录有 420 多中外医学家的注疏。


为纪念这位东汉长沙太守、名医对长沙的恩泽,长沙自明末来历朝都建有张仲景祠。《长沙府志》有载,张公祠于乾隆八年( 1743 )建在湘城中贤良祠之西;嘉庆二年,( 1797 )因“祠宇倾祀”而重修,并委僧人看守。祠内竖立张仲景身着太守官府的塑像,清朝时期瞻仰者甚众,香火很旺。

民国时张公祠旧址办过育英小学。 1938 年,原祠焚毁于“文夕大火”。 1946 年,长沙中医界又捐建新祠三间,改名为仲景堂,两年后改建为湖南国医馆,到 1952 年更名为湖南省立中医院,延续至今,为今湖南省中医院。

但是,让人纳闷的是,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的记载,除了长沙的地方志外,其他正史里少有记载。最早的记载出自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群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后汉书 刘表传》有说:“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叛变,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

不过,学界有种说法,张羡是张仲景别名,当时诸侯割据,长沙是难治之邦,书生为吏,功不会长久,自然就为史书所忽略了。也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另一种说法,张太守最后并非病死任上!他困守围城数年,城中饥馑,疫病流行,开衙坐堂行医,后来 是主动退官隐居岭南一带,潜心著述,行医民间。张仲景去世后,直到公元285年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时,他的后人才得将其遗骨迁回家乡南阳。

在南阳城东温凉河畔有仿汉建筑医圣祠,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是张仲景祠墓所在地,有长廊镶嵌《张仲景组画》,以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人生轨迹。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医圣祠,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朝拜这个“万世医宗”。

河南南阳医圣祠


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还没发明印刷术,因此他在长沙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的流传与保存,只能是依靠传抄,因此流传不广,且传抄的过程错讹肯定不少,加之一千多年的朝野更迭与兵火战乱,著作散失不全。此书得以保存下来,首先是由于西晋太医令王叔和的搜集整理,但是他仅整理了其中 10 卷,共 16 卷的原书不复见。

自宋以后的医家,多人称张仲景为“张长沙”“长沙公”,称其药方为“长沙方”,还有《长沙方歌括》一书。这部被历代医家推崇的富有临床实践价值的医书,在医家的坐堂问诊中传诵流传。

直至清末,张仲景之原本《伤寒论》忽然浮现于世,据说与长沙一位叫蔡三先生的医生有关。蔡三医生的寓所与一古庙比邻,蔡三医生打理古庙,见庙中有旧砖和一张几案,认出是古物,就用新几案与之调换。他回家细致打量,发现旧砖竟是一石头匣子,打开后现出 15 册书,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 15 卷。此后,这本医学经典得以更广泛地泽被后世。

张仲景作为战乱中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身陷重围之中,困守围城,中途隐遁让位,其子又兵败被兼并,于是正史不给予他版面。他利用自己精微的医术,拯救了长沙诸多黎民百姓的性命,在长沙方志与唐宋来诸多著名学者著作中,都传扬着其医术大成。

“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隋唐间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晚年才得见《伤寒论》,编入其《千金翼方》的九、十卷,他为张仲景大肆点赞“特有神功”,并说“未有不验”。

对于张仲景太守任上的表现,以及《伤寒论》的繁琐考证与笔墨官司的争鸣,上下一千八百年,一直没停歇过。不过,纵横九千多种中医宝卷,对于《伤寒论》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众方之祖”的见解是一致的就足已,张仲景的“长沙方”迄今还在泽被众生也就善莫大焉。

张公祠、“医中之圣”一直屹立在古往今来的医著中,根植于医家与黎民的心里。

责编:罗嘉凌

一审:胡晴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