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域丨 努力发掘人才积极性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9 11:50:14

周希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对新质生产力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不会出现高水平的生产力。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速湖南人才集聚,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强化人才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截至2023年,湖南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7所,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超过1500家,其整体数量和实力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匹配度不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紧密,普职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推动湖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培养是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关键要素支撑。因此,要着力把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芙蓉计划”和“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创新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构筑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培养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展示才华;拓展职普融通渠道,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强化人才引进,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汇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是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智联招聘《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显示,长沙市位于2022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第十二位,表明长沙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湖南还存在不足。要结合国家所需、发展所急、湖南所能,立足于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通过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结合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具备数字化能力、掌握绿色制造技术的青年科技人才;结合湖南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的要求,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

强化人才使用,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用好各类人才,是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势能的关键举措。湖南省有相当大比重的优秀人才分布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其人事人才管理制度虽经历多次改革,仍存在激励不足等情况。对待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的原则,以实绩、能力论才干,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不拘一格用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推动湖南省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让科技领军人才勇探科学无尽的前沿;为各类人才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股权分红激励等,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强化人才合理流动,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效能。人才流动是调节人才资源的基本形式,是发挥人才潜能的重要环节。湖南人才流动目前仍然存在“难流动”和“乱流动”现象。要打破湖南省内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健全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体制内外单位顺畅流动,推动人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建立完善湖南省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法规,引导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交流开发合作,维护重点领域人才流动秩序;创新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配置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提高人才引进效率;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深入了解人才实际需要,帮助解决住房落户、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各类人才在湖南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作者系湘江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