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防寒5大误区你踩中了吗?

  大众卫生报   2024-02-26 09:57:24

龙年第一场寒潮来势汹汹,湖南再一次开启“速冻”模式。降温、大风、冻雨组团而来,让网友直呼:“冷!冷!冷!”。随着寒潮的到来,保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防寒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保暖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健康。以下是五大防寒误区,你踩中了吗?

误区一:喝酒驱寒

和亲朋好友聚会喝点小酒,既温暖又惬意。饮酒后的确会使人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但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会使人浑身发冷。且如果在刚喝过酒后出门,更容易因外冷内热引起感冒着凉,因此寒冷天气饮酒后最好先在室内醒酒,不要马上到室外去。

普通的酒带来的温暖是错觉,若是将温阳固本的中药材泡在粮食酒里,像黄芪、当归、枸杞、桑葚,温着喝,倒是可以暖身又能调理体质。

误区二:穿厚衣睡觉

很多小伙伴认为天气冷多穿些就不冷了,于是穿着很厚的衣服入睡。但过厚的衣物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穿着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仅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其实,穿着宽松轻薄的棉睡衣就足够了,虽然一开始会冷,在睡眠状态下,更多的身体热量散发到体表,棉被会锁住热量,最终在被子里形成热循环,获得舒适的睡眠体验。

误区三:进门就烤暖气或烤火取暖

从寒冷的室外回来,手脚冻得冰凉,很多人习惯马上把手脚放到暖气上或在火炉边取暖,其实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冻伤。这是因为手脚在长时间受凉后,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近距离取暖,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更容易形成冻疮。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揉搓冰冷的手脚,使它们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误区四:穿得越多越暖和

有些人认为在寒潮天气里穿得越多越能保暖,但过度穿着会导致出汗过多,反而会使身体失去热量。建议选择适合天气的衣物,保持适度的穿着,多层穿着更为合适。

在寒潮来临时,不妨试试“洋葱穿衣法”。内衣穿贴身的,中间上宽松柔软的(如毛衣、绒衫),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热量流失。脑袋、脖子、脚丫子都是最怕冷的地方,帽子、围巾、保暖鞋袜一个也不能少。

误区五:用很热的水泡脚

很多人觉得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不热不烫、脚丫不红甚至不算是泡脚。事实上,皮肤通红是因为毛细血管高温扩张导致,这样不仅会使皮肤干燥,还会因为引起体内血液循环过快,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成年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3℃;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实习编辑 湛焱 综合整理自人民网、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等

责编:袁小玉

一审:编辑:袁小玉 实习编辑:湛焱

二审:陈艳阳

三审:鲁红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