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碰碰胡|用喜剧打开普法?笑哭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5 12:36:48

文|胡雪怡

怀着“开盲盒”的心情看电影,《第二十条》居然是由张艺谋导演的?没有大面积的色块分布,没有符号化的意象道具,没有讲究中式审美的光影构图,可以说,《第二十条》是目前为止最不“张艺谋”的一部影片。

截至目前,该电影票房逾20亿元,连续多日实现“逆跌”。前有《坚如磐石》——去年国庆档票房冠军,主打悬疑和犯罪,后有《第二十条》用喜剧的形式打开普法,是国内首部以“正当防卫”法条为名称的电影。两者同为张艺谋导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后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严肃主题的轻松表达,做到了有理有情、有笑有泪,值得品味。

电影的三条故事线,看似不相交,但都通过有着检察官身份的主角“韩明”串联起来。一个是判决多年后仍在不断上访、为自己寻求公道的张贵生见义勇为案,一个是尚未定论的王永强反杀案,还有一个是关乎韩明儿子前途的校园霸凌案,分别对应过去、现在、未来,从中可以看出导演的主题路径,以时间线索“唤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即关于“正当防卫”的法条,从而体现法制与法治的进步。

张贵生最后被追授为“见义勇为市民”,终于得到了想要的正义,是喜;郝秀梅的丈夫王永强被判正当防卫、无罪释放,一家平安团聚,是喜;儿子因阻止校园霸凌与同学发生纠葛,不属于违法,发扬人性本善,是喜;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家长里短”,亦是喜。影片处处表达了对公平正义、见义勇为的肯定与鼓励,在普法的同时还能感动观众,展现出导演的功力,为电影本身的喜。

那为什么“笑着笑着就哭了”?因为,电影里的悲也是现实的悲。普通人多年申诉未果的苦闷,校园霸凌取证的困难,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脱节,弱势群体的无力等等无数难题,没有聚焦,没有解决。影片中,一次次追溯真相的还原、底线的捶打与灵魂的叩问,既考验着主角们,也直击银幕前观众的内心:面对同等情况,我们该如何抉择?

“如果有下一次,我还要见义勇为吗?”“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的家人受到伤害,你会怎么做?”那些出于良知或本能而瞬时爆发的冲动、反抗之举,是“魔鬼”还是“救赎”?直到电影的最后一番慷慨陈词才给出了答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或喜或悲,都来源于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也是电影的戏剧张力所在。但这并不代表法有错,不代表情理有错,电影始终在提供另一种判断:法律存在进步的空间,不论是执法还是司法等有关法的任一环节,均需指向一个结果,即法律应实现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最朴素的社会期待。

另外,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角色人物的塑造套路中带着刻意,台词说教意味过重。检察官吕玲玲人设和一般职场剧的设定大致相同,集体中总有一个专业能力过硬但“特立独行”的人“整顿”职场,并强行与圆滑世故的韩明形成反差,彼此交流的方式、语言更是不够接地气。张贵生女儿坚持要求父亲上访的偏执,却酿成悲剧,让追求公平正义的初衷变了味。演员们的演技水平不均,情节逻辑和情绪对应出现偏差,略有跳脱。大比重的喜剧篇幅虽有娱乐观众之效,但一定程度上也稀释了普法题材的深度价值。

总的来说,用喜剧的方式普法,是电影艺术呈现真实故事的另一种表达。近年来,电影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以不同形式解构、再重构严肃题材的作品。张艺谋不断突破既往风格,再次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命题作业。同今年春节档其他电影一样,本部电影跳出宏观叙事,把聚光灯留给普通人,以小人物的视角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引导观众在欢声笑语之余,寻找自我,发现真善美,进一步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才是影视作品应有的现实意义。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