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鼟锣声声闹侗乡——湖南省第四届侗族鼟锣民间民俗群众竞技大赛见闻

  湖南日报   2024-02-24 09:11:3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罗辉 米婕僡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在位于湘黔边界的新晃侗族自治县,老百姓对鼟锣声有种特殊的情感。

2月23日9时许,负1摄氏度的新晃鼓楼广场锣鼓喧天。十里八乡的侗族群众,循着鼟锣声的方向相聚于此,观看湖南省第四届侗族鼟锣民间民俗群众竞技大赛。

“双手来把鼟锣敲哦,添福添寿又添财呢,大家一起敲起来哟……”随着新晃民俗文化专家黄志清讲完开锣吉语,鼓楼广场瞬间鼟锣震地。

“鼟”(tēng)为拟声字,即敲鼓声。鼟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晃“闹年锣”的表现形式之一。侗族鼟锣民间民俗群众文化活动,入列湖南省文旅厅发布的2023年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推荐活动名单。

在侗乡,就有从一个侗寨到另一个侗寨“鼟锣”的习俗,也叫“闹年锣”。以锣开赛,年味满满。

正在台上表演的是扶罗镇伞寨村鼟锣队。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龙腾虎跃,抡臂挥槌、节奏飞快。记者在台下,只感觉声浪奔涌,如雷贯耳,身临其境仿佛身体跟着鼓槌节奏一起不由自主地颤动。

“我们12个队员,年龄最大的是我,73岁。年龄最小的,是两个11岁的娃。”伞寨村鼟锣队队长杨生益是个打鼟锣的“老把式”,说起鼟锣来眉飞色舞。

鼟锣以锣、鼓为主,辅以其他乐器和用具。

要说鼟锣,就不能只说鼓和锣,还要说说曲牌。曲牌,是鼟锣表演时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台上4分钟,我们表演了8个曲牌。”杨生益掰着手指头说,包括龙摆尾、满堂红、山羊过坳等。

“鼟锣的表演,是对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艺术性再现。”黄志清解释,以曲牌“龙摆尾”为例,就是表演者模拟龙在水里“生龙活虎”的样子,似鲤鱼翻身一般,代表着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

“过瘾。”刚从台下走下来的是鱼市镇华南村鼟锣队队员。队长姚松志介绍,打鼟锣的诀窍,就在于把握节奏,既要有快有慢,又要有轻有重。团队默契最重要。

“小小鼟锣有乾坤。”姚松志说,打得越有激情越有劲,就代表着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味。近年来,华南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产业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建的蔬菜加工项目,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临近13时,比赛结束。走下舞台的鼟锣队员,停不下手中的棒槌。声声鼓点,仍然不绝于耳……

(原载于2月24日湖南日报6版)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