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乡村沃土 奏响振兴“协奏曲”——湘江新区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通讯员 彭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2 16:08:4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娟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白、莲、含、雨”四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在田间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组催人奋进的数字——

脱贫攻坚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明显,涌现集体经济年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行政村34个;5个驻点村集体经济收入总和达782.33万元,均呈增长态势;新区85%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超过50万,4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超过百万。

2023年,湘江新区8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新区广袤的土地,在瓜果飘香的田间地头,在村里屋场、产业基地,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一年来,他们把他乡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用时不我待的干劲、闯劲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勾勒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美丽山居图。

融入:“外来客”变成了“自家人”

“村里有几个喜欢吵事的村民,你入户时要有心理准备。”周亮是湘江新区党政综合部派驻到金华村的第一书记,最初听到这样的善意“提醒”时,他并没放在心上。

然而第一次下到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让周亮见识到了这几个村民的“厉害”。第一次“见面”,这几个“厉害”的村民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原本半个小时可以开完的会,最后开了一个半小时。村民反映的问题必须直面,周亮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原来,这一个村民小组苦于入组公路沿线护坡垮塌,担心出行安全,又无法改变现状……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好。周亮联动镇村两级,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入组公路垮塌部分进行再加固,实施小微水体综合管护示范项目,清理护砌河道,护砌拓宽村级主干道,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安装路灯。眼看着困扰自己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几个“厉害”的村民心里也踏实了,并全力拥护村里工作,主动参与村级治理,实现了身份和心态的“双重”转变。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直面村民质疑、直面现实问题,用情用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服务员,如果驻村队员都不敢直面村民,肯定搞不好驻村工作。”周亮在驻村工作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城里到村里,驻村第一书记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周亮一样,全身心融入是他们要学会的“第一课”。

“村民的任何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群众就是在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回馈以信任和拥护。周亮和工作队的努力没有白费,驻村近一年时间,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工作队员俨然已成为村民眼里的“自家人”。

“我们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始终将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作为硬性标准。派下去的人要对党忠诚、对群众有感情、工作上有能力。”新区组织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三条标准保证干部派得优、派得准,让他们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推动驻村工作队驻村驻心、“助”力振兴。

实践:“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

陈传文是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派驻学士街道学华村的第一书记,2023年5月以前,他是个典型的“门外汉”。

学华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为主的乡村。作为村里发展势头正旺的龙溪湖现代农庄,因发展需要,提质改造迫在眉睫。然而,要提质改造这么大一个庄园,需要的大笔资金成了老板的“心头患”。为了解决资金难题,陈传文翻阅局里相关政策,帮助农庄申请政策资金,多方协调处理施工矛盾。2023年10月份开始动工的农庄,如今已进入装修尾声,预计3月底可改造完毕,届时,将带动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农户的自制农产品也有了一个稳定的销路。

在村上工作,陈传文还遵循着一个根本原则:听民声。这在解决全村2000余户村民用水问题上得到生动实践。近10年没有通自来水的学华村,村民们一到夏天就会面临用水难题,且水质不稳定,成为盘旋在大家心头已久的“大石”。陈传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经过三个多月的奔波,自来水管接到了家门口,8000余人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村里工作就是这样,要多为村民办实事,他们才会打心眼里接纳你、支持你。”陈传文说。

从一个从军20多年的“老兵”,到党性强、懂政策、善于处理难题的“内行人”,陈传文在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里躬身力行,党性修养和能力才干都得到了提升。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在驻雨敞坪镇泉宏村第一书记肖立勇看来,从住进村子开始,就得扑下身子,和村民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坐一条板凳、同耕一方沃土,工作局面才会打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在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里,泉宏村村民就感受到了驻村帮扶工作带来的变化。村口的便民服务中心,托举起600余户1900余人的“10分钟生活圈”。

“参与驻村帮扶工作,是一次难得的党性锻炼,让我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提高。”肖立勇深有感触地说,这句话也道出了广大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共同心声。  

引领:“局外人”变成了“领头人”

对很多派驻干部来说,驻村帮扶是一次崭新的开始。但对于驻莲花镇桐木村第一书记刘永全来说,却不是。从脱贫攻坚第一线,“转战”乡村振兴最前沿,刘永全续写着新一轮的干群鱼水情。

桐木村风光旖旎,距离长沙主城仅半小时车程。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桐木村吸引了一群外来青年,精品民宿一度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如何让民宿经济持续“长红”?刘永全找到了主心骨:村“两委”班子。在以桐木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海为“领头雁”的带领下,桐木村走出了一条以特色民宿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特色发展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做好农村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好带头人。带头人选好了,班子配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就有了主心骨。”刘永全说。

效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村“两委”班子带头干,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产业发展定位,着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2023年,桐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6.2万元,同比增长54%。

类似刘永全的故事,也在白箬铺镇淑一村上演着。淑一村是新区唯一的省定脱贫村,这也为驻村帮扶工作队描摹了不一样的工作底色。在驻淑一村第一书记王刚看来,淑一村帮扶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此,下村后的王刚把眼光瞄准了村里的产业发展。2023年8月,帮助村里滞销的30万斤黄桃销售一空;10月,引入外部资金投资建设胜和村建设米粉加工厂,每年带来16.8万元分红;投资龙莲村建设育秧大棚,每年带来3万元分红。2023年,淑一村集体收入达到56.25万元,较上年增长138%。

一年来,新区党政综合部、科创局、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资规局、大科城、湘江集团、岳麓高新区、麓谷发展集团8家后盾单位,累计支持帮扶资金1589万余元,驻村工作队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853万元,先后实施道路硬化亮化、美丽屋场建设、水利修缮、自来水到户、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乡村面貌走向“高颜值”、迈向“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不断涌现,桐木村获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眼下,湘江新区正锚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的目标,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走在前、抓紧干,新区驻村帮扶工作队也将在新区党工委(岳麓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贡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奋力谱写新区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责编:王宇蓝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