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学习丨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领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2 08:40:04

林铁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提出了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昭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明确的精神引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人是文化的主体。高校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领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革,在价值信仰、文化涵养、道德伦理和职业操守等方面严要求、重实效,着力培养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金融人才,反哺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夯实文化之基、铸牢文化之魂。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金融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承。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金融行业职业道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职业操守。通过对中国金融历史的讲授和研究,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在长期经济社会活动中凝聚而成的道德观、义利观、经营观、创新观、治理观的研究与阐释,使学生把握我国金融发展脉络,把握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基本立场的历史应然与必然,从而强化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案例教学,增强课堂教学与现实问题的结合。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案例,特别是那些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展现国家战略实践的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并适时开展中西方案例比对,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加深理解。

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凸显金融科技与创新能力培育。一方面,鼓励金融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项目,使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理解和分析金融问题,从而培养出既懂金融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适应复杂金融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培养体系中金融科技与创新能力的培育。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整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内容进入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技术原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运用这些前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金融领域注入奋发向上、革故鼎新、务实求真的文化基因,以新气象、新风貌、新作为推动我国金融事业、金融文化“强起来”。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文化机制。高校财经教育既要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历史的传承与理论建设,更要紧密对接金融市场的实践,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落实到金融市场的职业准则、行为规范中来。一方面,强化课程体系内实务操作与实验教学。构建实战环境,如设置模拟交易系统、开展投资分析竞赛、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打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链接桥梁,将企业愿景、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纳入财经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内,通过顶岗实习、企校互派骨干等形式,促进企校之间在价值观、行为准则上的统一,引导学生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师德表现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行为表现,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变化。将重信守诺、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守正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美行作为刚性标准纳入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以及开设工作坊等各种形式,不断强化优良的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塑造中国金融事业特有的精神品格和价值情怀。

(作者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