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导游强制消费乱象 “亮剑”还须不护短、不手软

朱昌俊   央广网   2024-02-20 19:48:15

近年来,随着各地文旅竞争意识愈发提升,越来越多地方开始注重旅游消费环境的规范。但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里,游客投诉遭遇导游或司机强制消费的案例数次引发关注。这样的“老问题”无疑再次提醒我们,治理仍需深化。要让游客真正敢消费、放心消费,相关部门还需及时“亮剑”,拿出更多具有实效的办法和行动。

值得思考的是,乱象禁而难止,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旅游市场相关治理资源的安排和分配,是否到位了?像最近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于长白山包车遇临时加价一事得到高效处理后,媒体“假如求助者不是傅园慧呢”的追问话音未落,就出现了“广东游客吐槽在长白山遇傅园慧同样遭遇却迟迟未解决”一事。就此事而言,除了存在“看碟下菜”的疑问,也反映出当地旅游市场长效化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

而此前,丽江通报“游客未买5万元手镯被赶下车”一事,虽然也对相关旅行社和导游作出了处罚,但一句“该事件中未发生强制购物行为”的结论,不仅与处罚结果相异,也让网友普遍认为有“避重就轻”的嫌疑。这样的处理方式未能让公众看到该有的诚意,也容易给相关从业人员释放错误信号。

实际上,规范旅游消费环境所涉及的治理链条相对较长,要确保游客投诉“事事有回应,桩桩有解决”,需要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树立对侵犯游客权益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做到不护短、不手软,推动旅游市场治理资源的针对性补强和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从而打消违规违法操作的侥幸心理,真正提升游客的安全感。

除了要重视事后的处置效率,也要注重“釜底抽薪”,对一些根源性问题加以正本清源。如针对部分地方游客包车容易被“坑”的问题,能否改变可能存在的“垄断”行为,通过激活市场竞争来推动问题的解决?此外,在技术日趋进步的今天,善用技术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同样至关重要。今年1月,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表示将出台旅游包车客运服务规范,其中就包括督促旅游包车企业足额配备动态监控人员,设立专人专席,规范动态监控装置使用等。这些做法有利于杜绝驾驶员伙同、默许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等恶劣行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无论如何,诸如强制游客消费或“宰客”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给地方文旅形象抹黑,更与当前提振消费的大背景格格不入。眼下,全国各地文旅发展积极性高涨、形式多样,但首要任务仍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消费环境。根治乱象顽疾要有态度,更要有方法和行动。面对具体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及时“亮剑”,以实效推动旅游市场发展更加繁荣、有序。

责编:刘家璇

一审:刘家璇

二审:苏莉

三审:蒙志军

来源:央广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