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江湖如何再见?上海邬达克纪念馆将于2月4日起闭馆

  新民晚报   2024-01-30 11:01:10

“感恩一路走来的所有遇见,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帮助还有热爱,成全我有机会为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做了些有益的事情。”1月28日,是“阅读建筑”展览闭幕倒计时7天的日子,是“爱无尽,行有极——告别‘邬达克’暨岁序更新迎春联欢”举行的日子,是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跟番禺路129号这幢白色小楼告别的日子。回忆起与邬达克旧居的缘分,她说:“我与您的缘分始于2008年冬天的一次朋友小聚。”

曾经,破旧院落   


“还记得第一次到番禺路129号的情形,建筑被掩在临街的一幢酒店后面,只能从酒店外廊通道进入,酒店外廊的尽头摆着若干人高的冬青,当我们奋力推开花盆,惊了盘踞在这里的猫、狗和鸟儿。”但因为团队里有位资深建筑背景的同仁,他说起邬达克时会两眼发光,刘素华说,受他的影响自己也开始慢慢知道了邬达克和他在上海的建筑。“其实,我是这个城市的异乡人,您也是;而这个建筑是异乡人在上海的家。因为这份情愫,便开启了我和您及您在上海建筑的15年生命交集。”

“第一次察看旧居时,一片狼藉:这里屋顶破落,部分房顶可看到蓝天;墙壁漏水发霉;整幢楼的地板空洞许多,一不小心脚会从地板空洞里踩到湿地……”邬达克纪念馆和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高级顾问章和轼当时不敢想,面对这样的困境,要如何修旧如旧?

后来,温馨小楼


挑战艰巨,但他们想要修好这幢小楼,因为这里是邬达克生活了7年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这位来自远方的建筑师完成了一项项大胆的设计,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吴同文住宅……“修缮这幢旧房子时,工人在西南屋脊上发现了一个不知何用途的固定构件,我阻止了工人锯除它,忙寻找资料,在邬达克自己拍摄的16mm的胶片里,知道了这是固定屋脊上的飞鸟设计底座。”

2013年1月8日,历时近两年对邬达克旧居主楼建筑室内、外修缮,邬达克诞辰120周年这一天邬达克纪念馆开幕,从那天起到现在纪念馆一直坚持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些年超过100万人次走进了这座纪念馆。“屋脊上的飞鸟设计与常常飞来的鸟儿,是邬达克和我,历史和现在的信使。”刘素华红了眼睛。

如今,郑重道别


也难怪她红了眼睛,开馆以来这11年,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上海市科普基地”、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科普创新基地”挂牌。刘素华率领几乎“微型”规模的团队取得了几乎叫人惊叹的成绩:连续八年举办八届“上海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组织主场展览23个、出国展览3次、赴京展览3次;累计举办论坛、讲座、读书会等活动超326场;出版的书籍、作品及活动三次获得上海市对外文化宣传“银鸽奖”;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奖;其间还举办过一届“邬达克年”和一次“邬达克国际建筑文化奖”……邬达克热、建筑阅读,渐成上海城市文化现象。

终于到了说告别的时候,2月4日起邬达克纪念馆将正式闭馆,刘素华落泪了:“真心盼望有机构或个人,能接棒纪念馆;真心希望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与建筑文化遗产爱好者们共同的心愿,不会落空。”(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责编:张德会

一审:宁静

二审:唐煜斯

三审:张德会

来源:新民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