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唐高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26 11:35:19

文|曹济南

虞唐高跷历史悠久,发轫于元朝末年,起源于虞唐古村落一带。它记载了发生在湘中及湖湘的一段心酸历史。元朝末年,陈友谅和朱元璋争夺天下, 陈友谅的将士多为三湘子弟,而且军粮供给主要依赖湘乡资助。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侥幸击败陈友谅,但亦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于是,朱元璋迁怒于湖南人,对湘中大开杀戒(即朱元璋“血洗湖南”),更对湘乡加重赋税,造成“强令永纳”的堕粮之冤。经历这场血雨腥风后,幸存下来的“梅山峒蛮”边缘的虞唐人,便用高跷竞技艺术表达对死难先人的缅怀,并对这场功亏一篑战争的反思——强身健体、和谐团结、勇于战胜(在高跷上对仗)。经过六百余年历史浸润,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民间体育、群体游艺与杂技的竞技活动。它以高跷为载体,以文戏表演为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融娱乐、表演、健身、观赏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的高尚文娱体育活动。

高跷艺人在脚上绑着一丈多高的木跷进行惊心动魄的戏剧和杂技表演。它技术性强,形式活泼多样,表演的艺人在鼓乐的伴奏下,跌宕起伏,动作既雄健、惊险,又委婉、洒脱。高跷高度可达4 米多,初学者两股颤颤,如走钢丝,艺精者身形飘逸,如云中曼舞。一般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国庆等喜庆节日表演,高跷演员、演职人员上百人,表演时服装造型与扮演人物一致,扮演人物有农夫、樵夫、渔翁、工匠等下层劳苦大众,也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话人物,表演剧目多是取材于历史演义,传统戏曲和民间故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天仙配》《八仙过海》《五子登科》等,有时也表演抬轿、耍龙灯、扑蝶、老汉背妻等技术性较强的杂耍。虞唐高跷属于文跷,重情节表演,队形整齐,仪仗华美,鼓声铿锵,旌旗猎猎,队伍宛如长龙,走街串巷,引得观众参与其中。表演者按剧中人物形象开脸(化妆)穿戴相应的服饰,手持相应的道具。行走时,旌旗飘扬、锣鼓开道,牌匾上写着表演的戏剧名称和吉祥语。演员以一字形队伍行走,保护者、观者两旁随行,按指定路线表演。如果剧目品种多,便接连演出。踩高跷同时以龙灯、狮灯、彩船、蚌壳戏、地花鼓等伴戏,晚上则用火把、火络子、火流星照明,灯火辉煌,璀璨胜过天宫。

虞唐高跷不仅技艺高超、内容丰富多趣,而且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原来虞唐有老街与新街之分,于是形成了老街与新街的赛花灯赛高跷之俗。赛期从正月初到元宵节止。每次花灯以大铳开道,花灯在前,大锣大鼓压阵,高跷在中,以冲油灯照路,撑杆卫护,后随乐队,气势磅礴,浩浩荡荡,雄赳赳气昂昂耍至对方,炫酷后凯旋而归。对方以同样的方式耍过来,也大炫其酷后得胜而回。如此循环不已。但是每次出戏牌不同,既比技,又比智,趣在戏上,智在牌上。内容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周围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观看赛灯赛高跷,所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现在的竞技表演更加声势浩大,两队相隔一千米左右,相向而行进行表演。如:此方出戏牌《八仙过海》,彼方即出《五子登科》相对应,互比技术、演艺、智慧、知识和耐力。

改革开放后,虞唐高跷更加活跃起来,特别是随着非遗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确认了周景祥为虞唐高跷第四代传承人,成立了虞唐高跷协会,确定了保护单位,建立了培训基地,他担任会长,全身心投入,不断提升高跷表演技艺,不断扩大活动区域,在湘潭市、娄底市、邵阳市等市区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表演趣味性强,地方色彩浓郁,深受群众喜爱,活动之处,往往万人空巷、观者云集,绵延数里。

由于虞唐高跷表演的是社会真善美,颂扬的是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人们观赏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同时,虞唐高跷讲究协同性、和谐性,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虞唐高跷极具历史价值、文艺价值、健美价值、审美价值、幸福价值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2014年成功申报为湘乡市非遗项目,2017年成功申报为湘潭市非遗代表性项目,2023年申报成功,荣升为湖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