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有座官山

孙意谋     2024-01-24 11:28:34

皇帝下诏文武官员,到此止步下车

文/孙意谋

每次经过官山,都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这里,见证着一个王朝的不屈身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南宋的另一个名字叫“屈辱”。但在偏安一隅、忍辱求和的可悲氛围中,仍有一群民族英雄发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怒吼,张浚就是其中一个。这位“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的南宋重臣,终其一生都在为重整河山、收复失地而奔波。即使在1164年去世后,也因未恢复河山羞见先人于地下,而不敢归葬于蜀,“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后人在潭州张孝祥的指引下,把他安葬在衡山之脚、沩水之滨的龙塘。从此,大沩山下,沩水之滨,这个名叫龙塘的地方,以一种悲壮的姿势与历史结缘,与文化结缘。

这里,屹立着一块文化的不朽丰碑。在张浚墓左侧,就是他的儿子宋大儒张栻墓。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历来人才辈出,其根源就在湖湘文化,而湖湘文化的奠基人就是张栻。张栻思想博大精深,主张“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也”。心者,性也。以性为宇宙本体的湖湘学派,既与程朱理学流派有别,也与陆九渊心学派相异,并与张载的气本论理学不同,在理学中独树一帜。湖湘学派的声誉鹊起,引起了理学南传福建的另一大师朱熹的关注,他不远千里前来理论。长沙会讲之日,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张朱会讲开创了中国学术交流的崭新形式,影响深远。

这里,流传着一段煮茗论道的千古佳话。张浚下葬龙塘后,张栻每年都要前来扫墓。当时,易袚在张栻开设的岳麓书院就读。南宋淳熙二年乙未(1175年)农历二月初二,张栻经桂林自湘潭来巷子口凭吊张浚墓。此时20岁的易祓正在家中研习功课,准备参加当年秋天在省城举行的乡试。听闻先生到来,他立即从家里赶来往张浚墓地,并在墓前的石桥上与恩师会面,与先生煮茶论道,恭听教诲。张栻曾用诗记载当年会面时的情景:“下马步深径,洗盏酌寒泉。念不践此境,于今复三年。人事多苦变,泉色故依然。缅怀德过人,物物生春妍。当时疏辟功,妙意太古前。屐齿不可寻,题榜尚觉鲜。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于役有王事,未暇谋息肩。聊同二三子,煮茗苍崖边。预作他年约,扶犁山下田。”得到名师指点,易袚学业突飞猛进,十年之后高中状元,并后官至礼部尚书,成为宋明理学时代湖南首屈一指的经学大家、历史文化名人。自此以后,此地学风渐盛,乡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师生煮茗论道的佳话也演变成尊师重教,宁乡人会育猪、会读书成为耕读传家最直白的注脚。

这里,隐藏着不计利禄、传道济民的为官之道。官山,它原来的区域地名叫龙塘,山名是叫罗带山。每次经过这里,我总是忍不住的想,到底是怎样一种考量,让明世宗在嘉靖三年命其张浚墓地为官山,让清穆宗在同治八年下诏大小文武官员到此止步下车?贵为天子,肯定不会因为这里葬着前朝重臣就给予如此礼遇。我想一定是张浚张栻父子的身体力行为历代官员树立了典范,作出了表率;在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一定隐藏着为官之道的真知灼见。天地之道不息,则张朱之教不朽。“建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张栻《岳麓书院记》)这是张栻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他提出的不能“为决科利禄计”等,其实又何尝不隐含着为官之道?!联想现今,如何破解社会道德和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为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倡廉建设开出一剂良药?如何纾解人们内心的焦虑?如何实现中国梦?这就都要求为官者像张栻提倡的“不计决科利禄”,“传道而济斯民”。这样的思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何其接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站在官埠桥上,站在先贤们曾经站立过的地方,隔着800多年的时光徐徐回望,我更加明白自己从何处而来;顺着沩水奔流的方向极目远眺,也更加明白自己将向何处而去……

摘自《湘声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