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掌墨师”,一生一件事 ——走近中方县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米允银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11 11:35:30

(燕尾龙舟制作“掌墨师”米允银)

在民间,“掌墨师”意思是掌控墨线的师傅,即传统修房造船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方县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燕尾龙舟的民间木匠也分等次的,其中能被称为“掌墨师”的最为厉害。今年59岁的米允银,系中方县铜鼎镇桐木村人,是中方县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制作燕尾龙舟的“掌墨师”。本期,我们一起倾听他和燕尾龙舟的故事。

口述:米允银

整理: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陈攀 陈颖

结缘——“在家没饭恰(吃),做船就有肉恰(吃)”

怀化有“五溪”的别称。在我小时候,哪有现在的高铁高速,那时候水运发达,沅巫两岸千帆竞发。

有水就有船。在怀化,我们桐木村学堂院的造船团队,远近闻名。我们家祖祖辈辈靠造船为生,到我这里已经是传承到第22代了。

在我的记忆中,小学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造船的父亲米召汉。

12岁那年,我便跟着父亲学造船了。说是造船,其实就是乡亲们口里的“木匠”。

桐木村学堂院龙舟制作基地,历来是沅水上下游唯一能承接燕尾龙舟制作的加工作坊。

水运发达,交通运输都要用到船只,木匠地位自然就高。谁是“掌墨师”,对全家来说,都是一种荣誉。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穷,在家没饭恰(吃),做船就有肉恰(吃)。所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父亲的团队,去往沅陵县、辰溪县、洪江市安江镇、溆浦县大江口镇等地造船。

20多人一起出去,造一批船短则3个月,长则好几年。

跟着父亲出去了,我才发现造船也是一件苦差事。

你看嘛,我们做工一般就选在河边,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得在室外干活。夏天汗流浃背,我就跳到河里洗个澡。冬天冻得手哆嗦,我们就生一盆火。

父亲常对我说,要想做一名“掌墨师”,就必须“肯钻、肯做”,要吃得苦中苦,要耐得烦霸得蛮。

他说,偷奸耍滑,永远做不了“掌墨师”。

(中方县铜鼎镇桐木村学堂院燕尾龙舟制作团队。)

创新——“鳄首、蟒身、飞燕尾,如今的龙舟观赏性更强”

随着水运的衰落,现在,我们制作的主要就是龙舟了。

在怀化,大家都知道,“扒龙舟”是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群众运动之一。

在众多形态各异的龙舟中,燕尾龙舟以其独具本土特色成为怀化人最刻骨铭心的端午记忆。

何为燕尾龙舟?因龙船尾部上翘丈余,形似燕尾而得名。

燕尾龙舟舟长33.8米,燕尾高3.8米,舟舱32间,可坐60人行舟。燕尾龙舟是中方县特有的一种古老龙舟,源于先秦古楚时期,竞渡时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如今,你走进中方县铜鼎镇桐木村学堂院的燕尾龙舟制作基地,就能听见锯料声、刨板声、合拢声交织在一起。我们团队20多名工人各就各位,拉锯的、刨木的、发墨的,好一派热闹的制作场景。

燕尾龙舟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制作需要70个工时。一艘好的龙舟离不开选料、锯料、捻船、上油、下水等八大工序,细分有上百道小工序。其中以“捻船”最为复杂,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在“发墨”和“束出”。

你仔细看,燕尾龙舟两头高中间低,这样就会使龙舟的舟身有一个“弧度”。优秀的“掌墨师”出手后,可以让这个“弧度”细看起来非常自然,而差的“掌墨师”,会让龙舟看起来是歪的。

我们铜鼎镇龙舟文化传承已久,如今,“鳄首、蟒身、飞燕尾”已构成沅江流域铜鼎地区特色龙舟造型。

不少人问我,龙舟制作技艺在传承时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我认为,不变的是制作时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

变化的是,2017年成立中方县燕尾龙舟专业合作社后,我们对龙舟的规格进行了统一,从长宽度、形态、外观等方面,设计得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使用习惯,这样竞技的观赏性更强。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制作的龙舟,比父辈制作的龙舟漂亮多了。

(龙舟竞赛现场的燕尾龙舟惹人注目。)

传承——“子承父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燕尾龙舟”

在中方县铜鼎镇桐木村学堂院,几乎每家每户的男丁都会参与制作燕尾龙舟。

因燕尾龙舟制作工艺烦琐、技术难度大,制作技艺全凭手把手教、口耳相传,目前仅有两位传承掌墨师熟悉整套技术,传承难度较大。“掌墨师”除了我,还有一位就是米仁军。

我老了,36岁的儿子米诚宇正在跟班学习全套技艺,可谓“子承父业”。现在的“掌墨师”,没有过去那么风光了,挣的也是辛苦钱,但这项技艺总得传承下去吧。

为保护和传承好中方县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中方县成立了中方县燕尾龙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叫米仁义。目前,合作社有社员200多人,桐木村有70多名男丁参与龙舟制作,周边村有近30人参与。

2023年,合作社共接单46只,维修105只,新船制作每只按48800元收费。作为“掌墨师”,我一年的收入有10余万元。

同时,正式注册了燕尾龙舟的商标,筹资修建了传承基地和展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燕尾龙舟。

为了让年轻人爱上燕尾龙舟,中方县每年都会组织两到三次制作技艺进校园活动。并在铜鼎学校开设燕尾龙舟技艺课程,让传统工艺和文化走进学校 。

令我们高兴的是,中方县文化馆多次深入基地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实地调研,指导非遗申报工作。2019年,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正式成为中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最近,中方县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手记:

非遗如何离年轻人更近?如何走得更远?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顺势而为紧扣市场。

“掌墨师”米允银,从最开始做船只,到如今的龙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他,在见证历史。

船只,因为水运的衰落,市场越来越少。龙舟,因为这项竞技运动受到老百姓的痴迷,市场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当地成立合作社,注册燕尾龙舟的商标,筹资修建传承基地和展馆。

“掌墨师”也顺势而为,让燕尾龙舟更具观赏性,讨好年轻人的“口味”。

有意思的是,中方斗笠也类似。斗笠曾是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农具,之后慢慢淡出视野。但中方县根据市场需求,将斗笠由生产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装饰品。这样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如今,中方斗笠走俏国内外市场,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大产业。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